怎么教小孩识字最快


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有的人夜以继日地刷题,但成绩始终平平无奇;而有的人却能在课堂上轻松掌握知识点。还有的人反复背诵古诗却总是磕磕绊绊,而只看过一次的电影台词却能脱口而出。这背后其实隐藏着科学的秘密。

今天,我们就从脑科学的角度,来揭示孩子"学得快、记得牢"的奥秘。

脑中的记忆核心:海马体

在我们的大脑深处,有一个形状类似海马的区域,它就是海马体。海马体对于个体的学习、记忆以及情绪处理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主要负责记忆的形成、储存和提取,特别是长期记忆的转化和空间记忆的形成。

研究表明,海马体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当我们的感官受到刺激时,海马体的元树突棘(信息接收端)的密度会提高,从而增强记忆存储能力。

传统的"眼看口读"的学习方式,主要刺激的是视觉区和语言区,只能激活海马体约30%的元。如果我们可以融入更多强烈的感官刺激,如触觉、听觉等,让海马体与前额叶皮层(负责逻辑思考)和杏仁核(情绪中心)三个区域协同工作,那么记忆与学习的效率就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多感官刺激:唤醒沉睡的脑区

通过上面的解释,我们可以明白:多感官刺激是加强大脑连接,唤醒更多脑区,提高孩子记忆力与学习力的关键。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许多研究的证实。例如,北师大的研究发现,当在古诗教学中加入视觉场景、声音刺激和手动操作后,学生的记忆速度是纯背诵组的2.8倍,且一个月后的记忆留存率也远高于纯背诵组。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小也发现,通过多感官刺激学习的学生们学得更快,记得更牢。一周内可以掌握120个新单词,而对照班只有65个;半年后的遗忘率仅11%,而对照班则高达69%。

这种多感官刺激的方法并不局限于文科学习,在物理、化学等理科学习上同样效果显著。

NSF(科学会)在整合了全球127项跨学科研究后得出结论:感官介入的数量与记忆强度正相关。

那么,对于孩子们的日常学习生活,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利用多感官刺激来提高他们的学习记忆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教孩子认字时,除了看识字卡跟读外,还可以给他讲字形演变故事,让他找这个字代表的物品配对,或者用橡皮泥捏字、手指在沙盘上写字等。

对于数学启蒙,可以直接带孩子去超市,让他数数、给物品做分类、对比不同商品的价格、计算花费。

对于科学启蒙,引导孩子多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和他一起查资料找答案,动手做实践等。

其实,多感官刺激学习法的核心就是抓住一切场景,让孩子多看、多说、多摸、多做、多联想,帮他们打通各种感觉通路,加强脑网络连接。

现在你明白了吗?不妨试试这种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