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成长手册童言稚语
亲们经常被宝贝们问到:“芭比,芭比,什么时候能吃到薯条啊?”回想自制薯条的繁琐过程,切马铃薯、洗净表面的淀粉、用厨房纸巾吸干水分,再放入冰箱冷冻一整晚,最后再下油锅炸至金黄酥脆,只为让孩子们吃到一口特别的薯条味。虽然稍有麻烦,但也不难看出家长们为了孩子不吝啬付出。
听闻过去的老话,说是有一次,小孩子口渴时想要喝咖啡,母亲便拿出咖啡粉冲泡给他。小家伙一直以为咖啡就是这个味道。直到长大后感冒时,才知晓原来自己小时候喝的是板蓝根冲剂。这也算是童年的一场误会吧。
尽管生活压力很大,偶尔奢侈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家庭的经济状况还是能够承受得起这样的开销。就如同那位知名人士为了挽救公司而卖掉私人飞机、抵押房产等资产套现70亿一样,虽然对于巨额的负债来说这仅仅是杯水车薪,但我们的节俭和抠搜也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
我们抠搜的背后是否真的有意义呢?我们是否应该让孩子养成节俭的习惯呢?我们努力工作、节俭生活不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够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吗?正如马丁路德金所说的“我有一个梦想”,我们也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和期望。
今天,开着车带着幼儿园小班的儿子去觅食。儿子好奇地问:“芭比,我们要去哪里呀?”我回答道:“去吃薯条。”他却认真地说:“老师说不可以吃炸鸡和薯条。”心里不由得一惊,难道老师的话比家长更有效?这样反而省了家里一笔开销。我便问他:“那咱们就不去了吗?”孩子抬起头,一字一句地回答:“我们偷偷地去。”这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孩子的思维是如此机智且具有应对性。看来,家长们的言传身教在孩子心中种下了怎样的种子,就会开出怎样的花朵。
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思考。无论是吃薯条还是其他事情,我们都要用心去经营家庭、教育孩子,让他们成为一个有梦想、有担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