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书影响毕业吗
当前,文科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这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近期,河南省某所普通本科高校的经管类学院为了提升学生就业率,发布了一项新的通知。通知内容为:若在三月底前未能签署就业协议,将影响四月份的毕业论文答辩以及优秀毕业生评选的资格。
这一通知的发布,立刻在校园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质疑。有一部分同学正积极准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考试,他们需要在三月底前拿到拟录取通知和就业协议,但这一规定显然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还有一部分同学正在准备研究生复试,他们的面试尚未结束。
许多同学对此产生了疑虑:不签署就业协议,就真的不能参加毕业论文答辩了吗?他们中有的同学家庭已经为他们安排好了工作,但大部分同学的工作仍悬而未决。
眼看着三月的结束日益临近,那些还没有找到工作、没有签署就业协议的同学开始感到焦虑。他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一局面呢?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0年,就发布了“四不准”规定。这其中包括不准以任何方式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也不准将、学位与优秀毕业生与毕业生签约挂钩。学院的通知已经下发,这让一些同学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同学考虑通过找中介办理假的就业协议来应对这一局面;而有的同学则选择顺其自然,选择“躺平”的态度来面对这一问题。
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尚未签署就业协议的本科生应该如何应对呢?找中介办理虚假的就业协议又是否存在风险呢?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应当明确的是,虽然面临压力,但绝不能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解决问题。找中介办理虚假的就业协议虽然可能暂时解决问题,但长远来看,这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麻烦和风险。我们应当正视问题,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如通过提升自身能力、积极参加活动等方式来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
当前文科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确实严峻,但我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一问题,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而不是选择逃避或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