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搬家下一句是什么?歇后语


伟大的智者黑格尔曾有一个经典的箴言:常常挂在嘴边的名词,往往是最缺乏深度的。简而言之,即对于“名词”——名称的无知。或许有人会对这位“黑先生”的言论感到不满。但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探讨这个话题。

说及“兔子尾巴”,人们常言“长不了”。而提到“孔夫子搬家”,则是“净是书(输)”。这两个歇后语,可谓家喻户晓。那么,何为“歇后语”呢?随口说出一个歇后语的例子并不难,但要解释“什么是歇后语”,却往往难以言表,这恰恰印证了黑格尔的箴言。

我国当代的哲学家孙正聿先生对此作出了解释。他表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名词是经验性的名称,是人们熟知且常常忽视的常识。在普通人的理解中,一个名词往往没有经过深入研究。然而在专业研究中,同一个名词则变成了一个具有规定性的概念,是探寻真知、研究理论的起点。做学问,就是将“名称”转化为“概念”的过程。

那么,“歇后语”究竟是什么呢?

“歇后语”是一种由前后两部分组成的固定口头短语。这种短语形式在逻辑学上被称为“概念的定义”。其中,前一部分像谜语的谜面,后一部分则是谜底,是整个歇后语的真意所在。在实际使用中,后一部分常常不直接说出,因此得名“歇后语”。

歇后语有怎样的分类呢?

歇后语分为喻意型和谐音型两类。例如,“兔子尾巴——长不了”就是喻义型歇后语,前半部分是比喻,后半部分是对比喻的解释。而“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则是谐音型歇后语,前半部分描述某种事物或现象,后半部分通过谐音表达整个歇后语的实际意义。

歇后语的特点是什么呢?

歇后语的特点在于其风趣、幽默、形象的语言风格,口语色彩浓厚,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它多出现在打趣的语境中,不适合庄重严肃的场合。

运用歇后语时要注意什么?

使用歇后语时需要注意语境和场合。关键是不能过多过滥地使用,否则会使语言表达显得油滑、不严肃。

如此一来,我们便对歇后语有了更为体系化的认识和了解。再遇到歇后语的语境时,我们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在自己的“语言库”中,又多了一份歇后语的储备。不妨找来一本歇后语的“词典”细细品读,其中乐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