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盖薄膜是在二次收面后吗
建筑筏板施工中常见的混凝土缺陷及应对策略
在建筑筏板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混凝土缺陷主要包括四种:收缩裂纹和裂缝、蜂窝和麻面、孔洞和缺棱掉角、均质性差存在强度隐患。下面我们将逐一分析这些缺陷的成因,并探讨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收缩裂纹和裂缝
混凝土初凝时间较长,自身收缩较大,是产生收缩裂纹的主要原因。钢筋保护层厚度局部小于5cm,也会产生矩阵型的收缩裂纹。覆盖薄膜后,混凝土和薄膜之间的泌水产生隔离,薄膜无法发挥作用,同样会导致收缩裂纹的产生。
对于预防措施,可以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二次收面,采用抹面机大范围处理,同时在预埋钢筋和模板夹角处手工抹面。终凝后及时覆盖养生土工布,并适时洒水保持湿润。
二、蜂窝和麻面
混凝土和易性不良且存在过振现象,会造成离析产生蜂窝和孔洞。混凝土振捣完毕后,在气泡没有完全上浮完成时覆盖薄膜,也会导致表面出现气孔。
针对这些缺陷,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使用坍落度较小的混凝土;混凝土振捣密实后,间隔一段时间再覆盖薄膜,并确保表面没有泌水;初凝后,有蜂窝和麻面的地方进行一次抹面。
三、孔洞和不规则接茬
模板加固不严谨、布料和振捣随意以及模板漏浆等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孔洞和不规则接茬。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模板的固定和管理,确保布料均匀,振捣到位,并及时处理模板漏浆的情况。
四、均质性差,存在强度隐患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例如,满铺第一层后,在浇筑第二层时,第一层已经初凝,容易产生分层。布料随意、混凝土到场过慢以及封边混凝土漏振等问题也可能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使用多台泵车确保混凝土的及时供应;严格执行台阶分层浇筑法;加强现场能力,确保操作人员充足,并加强现场巡视,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