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跑陌生市场三部曲


第159期—程大爷论市:

小米上市一周,股价波动引人关注。首日破发后的反转大涨,搅热了港股市场。雷布斯对于股价的波动早有预期,但未能准确预测其转折。小米的上市,不仅是创业到IPO的终点,更是投资套现的“伟大”时刻。但市场给予的价码与雷布斯的自我期许之间,差距悬殊。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众安在线的股价走势。曾被视为互联网保险领域的明星公司,如今却股价大跌,跌幅超过50%,日成交金额大幅萎缩。曾经的“神童”公司如今业绩惨淡,令人扼腕叹息。

小米的成功上市,经历破发后的反转,是悬念的开始而非结束。小米的价值究竟如何?是谁将其从破发的边缘拉回?时间是小米的朋友还是敌人?这些问题仍有待观察。而“创新”二字在上市前后的意义也有所转变。

在分析众安在线的落魄时,我们发现股市的事,虽看似偶然,实则有其必然。时间是一面照妖镜,也是一把杀猪刀。某些公司的辉煌只是短暂的,真实情况需深入探究。例如众安在线的估值问题,虽被誉为“金融科技第一股”,但其真正的价值究竟如何?是否真的有足够的“互联网基因”和“金融科技”支撑其高估值?

港股市场的变化也引人关注。新经济的崛起伴随着旧经济的凋零。德勤预测,香港将迎来更多的独角兽上市,但已上市的公司却在破发的边缘挣扎。估值成为了一块橡皮泥,被随意塑造。以快速上市为目标的“科技创新”,更关注的是风口而非真正的科学技术。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创投圈的策略也发生了变化,机构急于将公司上市,估值方法变得灵活多变,甚至成为了公司自我包装的工具。

游戏规则的终极是“最大傻瓜理论”。很多估值模型的依据其实就是看谁愿意出更高的价格。这就好比卖玉石,一块石头可以值一块钱也可以值一万块,关键是有无买家。企业走到二级市场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受到认可。讲故事容易落地难,即便是在科技股领域,过高的PE和明显的泡沫最终难以持续。

真正有价值的公司并非都善于讲故事。那些真正扎扎实实做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公司才是未来的希望。那些沉迷于商业模式的“微创新”,过度使用甚至夸大宣传自己的“科技创新”水平的公司,实则是在透支市场的信任。这样的独角兽对于科技创新并无益处,反而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的创业氛围变得短视、功利、浮躁。

最后提醒读者,投资需谨慎。在选择投资对象时,应深入了解其真实价值,不要被表面的光环所迷惑。也期待真正的创新性公司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为投资者带来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