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千次成交额怎么算


01

平台与算法

直播间的峰值流量、流速、GPM、点击转化等问题,都可以通过算法来解释。算法作为平台的底层逻辑,经过人为设定后,会有一个“学习”和“调整”的过程。

底层算法不会轻易改变,但会随平台总体阶段性目标进行演变。比如过去几年直播形式的变迁,都伴随着算法的更新。

平台作为一个盈利产品,会借助算法的架构,推动普通内容用户向电商用户转化。对直播人来说,是否具备算法分析能力,取决于你对直播的期望和野心。

2023年,直播间的算法有了新变化,我们的玩法也需要随之改变。

02

直播间与权重

优秀的直播间不仅有庞大的流量规模,还有精准的看播标签。流量规模和标签的完美结合,就是直播间的权重。

一个直播间的成长过程,就是养权重的过程。养权重实际上就是养场观与养标签。

对我们直播商家而言,关心账号的权重至关重要,高权重账号能获得更多的场观和更精准的用户。

03

流量数据指标

流量数据分为场观、流速和峰值。场观是基础,流速和峰值的分析同样重要。

为什么要结合分析流速和峰值?因为直播间不能脱离流速单独分析峰值。

对于峰值的分析,要分阶段进行,比如划分为开播前30分钟、30分钟至90分钟等时段。

不是每场直播的场观、流速、峰值和流量层级都是行为数据导致的结果,它们更多是获得平台正向反馈的结果数据。

04

敬畏流量

对流量一定要有敬畏感。流量是双刃剑,既要流量,又要掌控拉流尺度。

同类目同层级的直播间,如果无法完成同一单位的变现,就会被淘汰。这就是短平快玩法的隐患。

优秀的直播间会阶段性拉流,先用人气养权重,再测试转化能力,然后扩大场观。保证流量质量的追求数量的扩大。

这种稳扎稳打的方式虽然慢,但方向对了,就是最快的方法。

05

GPM的重要性

GPM(千次曝光成交金额)能实时反映直播间数据结果。相比GMV,GPM更能说明平台给你1000用户你能完成多少GMV。

分析直播间数据时,一定要实时拆分数据指标为不同阶段、不同时段,而不是只看整场的GMV和转化率。

GPM告诉你不需要整场去分析,而是实时看这1000个人你能转化多少钱,这是阶段性的流量转化率。

06

客单模型

想要精准标签,只有通过大量的成交行为。没有成交,算法就不知道你的产品、客单价以及直播间综合能力。

客单模型是直播间的生命线,不要轻易通过大幅调整价格来试图吸引用户。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筛选掉无购买力的用户,留下真正能被转化的用户。

一个直播间从0到1的过程,就是场观递增和用户标签精准化的过程。加上好的人货场,你的直播间一定会做得好。

07 关于运营与玩法

先做场观还是标签?其实这是一个权衡的问题。目前玩法可以分为两种:先做场观的玩法和先做标签的玩法。没有一种玩法永远有效,因为玩法也需要随着平台的规则和算法的演变而变化。

大部分玩法都追求某个单一指标的突变,如停留、互动、灯牌等浅层数据。虽然短期内可以迅速提升场观,但如果不注重转化率和GPM等核心指标,最终会被平台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