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
工艺平面布置与综合设计协调
4.2 工艺平面布置应遵循的原则:
4.2.1 工艺平面布置应当合理且紧凑。洁净室或洁净区内应仅配置必要的工艺设备,以及有空气洁净度等级要求的工序和工作室。在满足生产工艺和噪声要求的前提下,对空气洁净度要求严格的洁净室或区宜靠近空气调节机房,空气洁净度等级相同的工序和工作室应集中放置。
4.2.2 洁净厂房的平面和空间布局需考虑多方面因素。不仅要满足生产工艺和空气洁净度等级的要求,还需将洁净区、人员净化、物料净化和其他辅助用房进行合理分区。这些分区应与生产操作、工艺设备安装和维修、管线布置、气流流型以及净化空调系统等技术设施进行整体协调。
4.2 管线综合布置与设施协调
4.2.2 由于生产工艺的复杂性,洁净厂房内存在多种气体、液体供应管道以及各种电气管线。这些管线交叉复杂,因此在布置时必须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安装、调试、清扫、使用和维修的便利及整齐美观。对国内已建成的洁净厂房的调研显示,设置技术夹层或技术夹道通常是有效的做法,但新建工程过高的技术夹层设计可能不够经济。在确定技术夹层层高及进行管线综合布置设计时,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保既技术上可靠又经济上合理。
4.2.3 分隔与开放性设计
洁净厂房内应尽量减少隔间设置,但在特定情况下需要进行分隔。例如,按照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甲、乙类与非甲、乙类相邻的生产区段之间应有防火分隔。按照产品生产工艺的需求或生产联系较少且不同时使用的两个生产区段之间也应进行分隔。随着生产工艺技术的发展和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近年来洁净厂房建设倾向于采用大开间以满足生产工艺要求。除考虑生产安全性需增设隔断外,一般不设隔断。
4.2.4 技术设施布局与净化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