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火锅底料使用说明
话接上一集——
像我这样既心灵手巧又擅长思考的小伙儿,很快就从网上找到的图片里分析出了海底捞锅底的整个出炉过程。整个流程中,竟然没有明火和烧制,主要就是一个“兑”的过程。可以说海底捞的店铺设计、包括后厨布局,都遵循了统一模板,能够轻松地批量复制。照片背后的背景墙后面,是一个洗碗的小型流水线,人工干预和机器洗涤相结合,洗完后的锅子就倒扣在架子上,供前面打锅的人取用。这种设计相当科学,一堵墙的两面,一面洗锅一面打锅,工作流程无缝衔接。
锅子的放置要求严格,单锅、两分拼锅、四分拼锅需要分门别类地摆放。而且锅子要绝对擦干,严禁沥水。在海底捞,这是铁的规则。你是否好奇什么是四分拼锅?那就让我告诉你。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304不锈钢做的,价格大概在160元左右,这就是海底捞同款。
现在的顾客里,点单锅的其实并不多,点二拼锅的多一些,点四宫格的最多。人是贪多的动物,想一次性多尝试几种口味、享受丰富的大有人在。我之前最多只见过两分的鸳鸯锅,第一次见到四宫格还是在海底捞。这种一分为四的细化设计,搭配海底捞点餐系统中对锅底高度自定义的支持,不仅让你指定每个格子分别放哪个口味的锅底,甚至能规定哪个格子放哪个口味,充分激起了客户DIY的参与感。不得不说海底捞真的有一套。
于是你可以规定番茄锅和麻辣锅要对角放,也可以规定沙棘锅和菌菇锅放在同侧。如果后厨没有按照你的要求放错位置了,你都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端回去重做。我发现点单锅的顾客大多点的都是经典麻辣锅。而那些操着四川口音的食客往往是这类锅底的拥趸。他们追求一整锅热腾腾的红扑扑的辣锅大快朵颐的口感。但有些人的操作我就不懂了,比如点四宫格的顾客有时每一格都要求番茄锅底——这简直就是浪费人力嘛!
虽然清水锅是免费的,但还是用了料的。我们先不算水的账,往每一格清水锅里都要撒上两片白萝卜和四颗枸杞子。你可以利用这一点薅到更多的福利——在清水锅的备注上写“给我四片萝卜”或者“放六片萝卜”。我还遇到过一个聪明的人,他的备注是“萝卜加倍”。默认是两片萝卜,“加倍”那就是四片。他点了三格清水锅,就多薅了六片萝卜。当然你也可以写“放八片萝卜”甚至“放十片萝卜”,但是如果超过十片,先不说格子里放不放得下,在后厨清点萝卜片的我可能已经在心里骂娘了。如果你写“给我一百片萝卜”,会怎样呢?我还没见过人这么写,但猜后厨可能会削出一整个大萝卜送你吧。
你可能会说:嗐,几片萝卜而已,谁在乎啊!别急,你可以由此类推出更多的福利——你可以在点番茄锅时备注要多少片番茄;可以在点猪肚鸡锅底的时候多要一份猪肚或者一份鸡块;甚至是一份猪肚加一份鸡块……一份大概是100g。人的胆子有多大,就能薅到多少福利!
照着这张图来看,整个打锅的流程是这样的。顾客在前厅通过手机扫码点餐下单后信息会传送到后厨的小票打印机上发出提示音提醒打锅员接单。打锅员撕下小票作为参考然后开始打锅。先选择对应的火锅盆然后按照小票上的要求用海底捞定制的配锅机把汤打进盆里这个汤可能是清水也可能是高汤每隔一定时间机器里的管道就需要清洗以防止滋生细菌。
很多食客知道真相后都会感叹:怪不得每次喝完都觉得口渴……那么多味精呢能不渴么!接下来有些锅底要加入粉剂拌匀比如猪肚鸡锅底;有些锅底则需要加入半固体的调料包拌匀。我比较讨厌粉剂的因为比半固体的难拌匀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