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识别评价


目的概述

为了明确并评价公司在经营活动、产品与服务中所涉及的环境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潜在影响,从而决定对环境产生显著影响的关键环节。这些信息将为我们建立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提供坚实的依据。确保公司在追求经济效益的积极履行对环境的责任与义务。

适用范围界定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经营活动、产品及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工作,特别是那些可能对环境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

职责分工

各部门需承担识别本部门直接和间接涉及的环境因素的责任。管理部则负责全面评价所有环境因素,确定其中重大因素的等级和优先处理的次序。总经理拥有最终审批重大环境因素的权力。

实施方法与步骤

1. 环境因素识别

管理部指导并下发任务给各部门,要求其识别和上报所有与环境有关的影响因素。设计专门的《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用于此目的,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识别时需考虑因素包括时态、状态、方面和范围等。

2. 环境因素评价与判定

对识别出的每一个环境因素进行环境影响说明、类别确定、发生频率、影响程度和控制现状的评估。制定明确的判定准则,包括法律法规的符合性等方面。管理部负责汇总和评价各部门的上报情况。

3. 重大环境因素的确定

结合各项评分结果,确定哪些因素达到“重大”的程度。任何综合评分达到一定数值或法规符合性判分较高的因素,均被视为重大环境因素。管理部将编制“重大环境因素清单”,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作为制定环境目标、指标的依据。

4. 环境因素的控制与更新

针对不同类型和性质的环境因素,公司会制定相应的控制程序和方法,通过日常监督、监测和指导等方式实现有效控制。对于重大环境因素,还会制定特定的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每年底,管理部会重新识别和评估环境因素,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当公司产品、活动或服务发生重大改变,或环境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有变更时,应重新评估环境因素的重要性。更新的过程涉及各部门的重新识别和评价,管理部的汇总和评估,以及管理者代表的决策和管理评审会议的。修订后的内容将更新公司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相关文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