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桩基检测规范数量要求


一、桩基施工要点与注意事项

施工质量

确保孔底沉渣厚度不超过规定的50mm。桩基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执行。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确保桩孔内无积水。如现场降水效果不理想,应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

持力层要求与深度

持力层的准确位置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并经过单位验槽后确定。中风化基岩的深度以及桩端底面以下持力层的厚度都有具体规定,需满足桩基础详图的要求。

泥浆护壁与注浆

采用泥浆护壁的灌注桩应预埋注浆管,进行二次注浆以优化孔底沉渣,提高桩基承载力。注浆时间宜在成桩2天后开始,但不宜迟于成桩30天后。注浆管采用DN25x3.2钢管,速率不宜超过75L/min。后注浆作业开始前,应进行注浆试验,以优化并确定最终注浆参数。

施工顺序

为提升施工质量并节约建造成本,建议的施工顺序为:首先进行场地平整并保证回填土质量,接着开挖地下管沟,然后进行机械成孔作业(同时确保降水等安全措施到位),最后进行桩施工。特别对于旋挖桩施工,需严格按照此顺序操作。

二、桩基检测相关要求详解

桩基的检测工作分为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三个阶段。

施工前检验

主要对水泥、砂、石子、钢材等原材料进行检查,同时对施工设计中的施工顺序、工艺、方法、仪器进行检查,还包括混凝土配合比、塌落度及强度,钢筋规格、焊缝、主箍筋制作偏差等。

施工过程检验

这一阶段主要检查成孔、清渣、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等全过程。对于嵌岩桩,必须有桩端持力层岩性报告。对钻孔的中心位置、孔深、孔径、垂直度、孔底沉渣厚度、钢筋实际位置等进行详细检验。还需提供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参数和相关报告。

施工后检验

主要包括桩身完整性检测和单桩承载力验收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法与声波透射法综合进行,基桩应进行100%的低应变检测,并至少10%的桩采用声波透射法复检。单桩承载力检测则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静载试验,总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至少3根。对于特定条件的桩,如承担较大水平力的桩,也需进行相应的水平静载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