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热反应性和热反应强度


文章来源:汇锦数能-掌上煤焦

焦炭在高炉生产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作为指导生产的两大关键指标,随着高炉大型化趋势的推进,更显得至关重要。焦炭的反应性代表了其与二氧化碳、氧及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能力,而反应后的强度则反映了焦炭在机械力和热应力作用下的抗碎裂和耐磨能力。

一、焦炭反应性的测定与计算

为了准确评估焦炭的反应性,我们采取了一种具体的测定方法。称取一定量的焦炭试样,放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高温反应器中,然后将此反应器置于焦炭反应性测定仪中。设备启动后,按照预设的程序逐步升温至特定温度,与二氧化碳反应两小时。焦炭反应性以损失的焦炭质量与反应前焦样总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计算公式如下:CRI(焦炭反应性)=(m-m1)/ m × 100%,其中m代表焦炭试样质量,m1代表反应后残余焦炭质量。

二、焦炭反应后强度的测定与计算

焦炭反应后强度的测定是评估其在常温下抗碎能力和耐磨能力的重要指标。试验过程中,焦炭会经历反复的撞击和摩擦。通过转鼓试验,我们得到了焦炭的强度表现。经过高温反应后的焦炭,通过I型转鼓试验后,大于10mm粒级焦炭占反应后焦炭的质量百分数,即表示其反应后强度(CSR)。计算公式为:CSR(反应后强度)= m2 / (m1 + m2) × 100%,其中m2代表转鼓后大于10mm粒级焦炭质量。

三、焦炭反应性与焦炭反应后强度的关系

焦炭的反应性与反应后强度成反比关系。也就是说,焦炭反应性越小,其反应后强度越好。这一关系在冶金焦炭的技术指标中也有所体现。从冶金焦炭的技术标准可以看出,反应后强度CSR越高的焦炭,其反应性CRI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