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管理人员工作总结


清晨,秦岭路汝河路口附近的市民小晗开启了她的一天,打开水管接水煮粥。那从丹江口水库清澈甘甜的水,熬煮出的粥口感,香甜可口。她感慨地说:“以前喝水都要配点茶叶去味,现在喝的丹江水,口感真是太好了!”

自2014年12月工程开始向郑州供水以来,九成以上的生活用水都是来自工程的“南水”。那么,这千里迢迢流入郑州的“南水”,是如何流入千家万户的呢?这其中离不开配套工程的默默奉献。

在寒冬时节,走进小晗家附近的中原西路泵站,旁边总干渠内的清水在缓缓流淌。巨大的泵房内,机组正在运转,发出轰隆的声响。“南水”从总干渠流出后,首先要经过的就是这些泵站。它们将水流提升到输水管道,再通过管道流入水厂,经过处理之后流入千家万户。而泵站的员工们,就是这些“南水”的第一批迎接者。

中原西路泵站的守泵人珺是一位90后,自从20岁来到这里已经度过了6个年头。初见她时,她身穿工作服,戴着安全帽,正在对机组进行监测。珺介绍道:“我们泵站一共有8台泵,负责向多个水厂供水。日均供水量巨大。”

虽然珺起初对泵站的工作感到有些迷茫,但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她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守泵人。她掌握了一套独特的监测技巧——“看、听、嗅、摸、测”,在守泵人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专业基础,她的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也是她坚守岗位的重要推动力。

珺表示,她的责任和使命就是守好“南水”出渠后的第一关,保障泵站平稳运行,确保“南水”安全流入千家万户。丹江之水自南来,通过她的努力,奔流至郑州的各个角落,滋润着这座城市。

据了解,中线总干渠在郑州境内设置了多个分水口门和提水泵站,输水线路也通向各个受水水厂和调蓄水库。配套工程作为连接总干渠和水厂的纽带,其平稳运行是百姓顺利喝上丹江水的重要保障。所有工程运行管理人员都在努力做好“南水”的迎接和输送工作,确保这甘甜的水流源源不断地流入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