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增长率计算公式
出品方:虎嗅商业消费组
题图:视觉
阿里集团的“AI to C”战略已经崭露头角,夸克正是其布局的关键一环。随着DeepSeek在春节前后掀起新一轮AI热潮,阿里“AI to C”战略的推进速度正在加快。
相关人士向虎嗅透露,DeepSeek在C端市场的火爆,让团队在看到希望的同时感受到压力,希望和焦虑并存。希望的一面是,“AI to C”远未终局,市场还在迅速变化。焦虑和压力的一面是,围绕C端用户的争夺在加剧。
AI行业观察人士杜昭认为,在夸克的生态位中,2024年豆包与夸克的竞争将非常激烈。随着DeepSeek的崛起,一些浏览器玩家也借力其中,“AI to C”的竞争格局正在变得更为激烈。
在这种新变量的压力下,夸克必须加速进化。夸克是阿里在C端最重要的新机会。虎嗅获悉,多模态、AI Agent等将是夸克在2025年发力的关键方向,并已扩招相关人才。夸克并不追求发论文或炫技,而是实打实地参与到这场围绕C端用户的AI大战之中。
从用户增量上看,夸克承接到了2024年的AI流量,据七麦数据统计显示,夸克和豆包是当年的AI产品下载量最高的两个APP。但夸克对于自身的定位一直在“思考”,在定位描述上从2024年初的“AI搜索”概念,到下半年则强化“AI助手”概念。
阿里确定重注“AI to C”后,夸克之于阿里的战略价值出现新的变化。一位互联网大厂电商业务前高管分析称,DeepSeek的火爆意味着C端市场的机会依然是巨大的,阿里所希望的是快速投入战场,并尽快抢占心智。
知情人士透露,夸克在2024年的表现让阿里核心层看到了在AI C端市场的机会。夸克在年度下载量、年度月活两个关键数据上达到创立以来新峰值,是以来阿里各个C端产品之中用户增幅最快的产品之一。夸克在暑期峰值月活接近2亿,平时数据也高于7000万到8000万这个范围。
阿里决策层重视“AI to C”,并点将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吴嘉为阿里“AI to C”的负责人,期望2025年在“大模型及应用(软)、智能硬件(硬)”两个维度的C端市场有明显进度。
接近阿里核心决策层的人士告诉虎嗅,吴嘉被委以重任的核心原因是:他是阿里内部少数带队做成过“大C端产品”的年轻高管,而这个“大C端产品”正是夸克。夸克在吴嘉的带领下,用户量过亿,每年用户增长率都在 200% 以上。
目前,围绕吴嘉,两大事业群已经成为阿里“AI to C”的轴心。吴嘉通过统管两大事业群,来承担阿里AI to C业务,并直接向阿里CEO吴泳铭汇报。值得注意的是,两大事业群之间并无直接隶属关系,而是各自负责推动阿里在“AI to C”中的不同战线。
夸克2025年的具体战略目标尚未明确,有待集团更高层对AI to C业务有一个更清晰的整体目标后,再拆解到相关子单元。但有相关人士告诉虎嗅,夸克内部预计会把用户增长与留存维度、AI功能渗透率维度继续作为重要指标。
而对于整体上如何做“AI to C”,目前阿里的优先级是先完成架构与资源整合,更长远的规划和思路,也需要新财年确定。此前两个事业群的工作风格和模式不尽相同,需要重新拉齐。整合需要一点时间。另有人士表示,虽然“AI to C”成为了阿里的关键战略,但内部并不打算靠大规模投入去拉动业务。
据掌握的信息显示,夸克在2024年的用户增长出现了三个“激增时刻”:年初、暑期、年底。这与豆包的用户增长节奏并不完全相同。夸克在增长过程中,三个激增时刻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造成这一差异的核心原因是,二者的用户增长逻辑并不相同。相比之下,夸克在可用资源上相对有限,但依然实现了显著的增长。
夸克的关键增长节点是7~8月的暑期,当时围绕高考场景推出了多个AI相关工具,成功转化了一填报志愿的高考学生及家长用户。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夸克高考AI搜索整体调用量超过了1亿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