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雨伞收费标准
一句“藏伞于民”,让共享雨伞企业——共享e伞的创始人赵书平引起了广泛关注。
赵书平告诉媒体,对于雨伞难找的现象并不感到意外。他解释道,我们被共享单车的模式所迷惑了,认为满大街才是共享的标志。但实际上,雨伞的最佳保护方式是可以带回家享。因为雨伞不同于自行车,它没有护栏挂和支点,无法单独站立。
赵书平透露,共享e伞的制造成本约为60元。通过广告收入,他们有望在投放前就收回一半的成本。每半小时收费0.5元,而家人间的共享使用频率更高。共享e伞还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如滴滴湖南公司和华为等。
工商信息显示,共享e伞的运营方为深圳市一伞科技有限公司。自5月开始,共享e伞已在华南等多个城市投放了近30万把雨伞。公司已获得10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赵书平表示,他们计划在8月启动A轮融资,预计规模在3亿至6之间。
赵书平此前一直在服装行业从事工作。他表示,由于淘宝等电商平台的兴起,传统服装制造业的利润逐渐减少。他一直想寻找新的创业方向。他认为共享雨伞是一个有潜力的市场,因为雨伞是可以带回家的共享物品,对雨伞来说是最好的一种保护方式。
在涉足共享雨伞之前,赵书平对共享产品的理解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一个好的共享产品必须物有所值,且消费者没有义务去保护或修理它。因为对于共享产品来说,30%的损失是可以通过其他用户的共享来弥补的。
对于未来的发展计划,赵书平表示将快速推进共享雨伞的布局。他计划在8月前覆盖包括珠江三角洲、长三角和西南地区在内的南方城市。他还表示将不断创新,例如增加收音机功能等特色服务来吸引更多用户。同时他还申请了无桩共享雨伞的专利以保护其技术壁垒免受后来者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