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仪容仪表规章制度


在今日炙手可热的电视剧《陈情令》之中,我们目睹了一个被规矩繁多的家规所浸透的“云深不知处”,其细致到三千条的家规让人记忆犹新。

而在这座现代化都市成都,身为地铁工作者,我们同样遵循着众多规定,虽然不及三千条之多,但每一条都为地铁服务人员设定了明确的规范,确保他们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市民。

规定一:禁止在岗期间使用手机

时常,站务人员会遇到乘客的借手机请求。面对这样的请求,我们会礼貌地解释,按照规定,工作人员在当班期间是不能携带手机的。手机会存放在统一的柜子里,由值班站长定期进行清点和检查。

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这的确是事实。不过别担心,我们有其他沟通方式。请看下面这张图:我们会通过地铁内的对讲机进行工作协调,站台岗与司机之间还会采用手势信号进行沟通。

规定二:着装与仪容仪表

不论是站务人员、乘务人员还是维保人员,他们的工作着装都有严格规定。无论天气如何,都不能挽起袖子。这既是为了维护形象,也是出于安全考虑。

对于仪容仪表也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工作人员不能染夸张的发色、不能佩戴浮夸的首饰、不能染甲,并需按规定着装。这些看似苛刻的规定,实际上塑造了他们独特的职业气质。

规定三:普通话的推广与使用

在地铁站内,无论是与乘客交流还是内部沟通,都要求使用普通话。这样做不仅是为了礼貌,更是为了确保来自不同地区的乘客都能听得懂。

有时,甚至在接听调度电话进行复诵时,虽然使用了特殊的数字叫法,但仍然有人会感到困惑。不过别担心,这并不是使用了方言,而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规定四:司机出勤前的酒精检测

对于地铁司机而言,出勤前的酒精检测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这一规定不仅检测司机当前体内的酒精含量,甚至连吃过的酒心巧克力、喝过的低酒精饮料都能检测出来。

若发现有饮酒行为,不仅会禁止其出勤,还会面临严重的处罚。“禁止酒驾”,这是安全线上的绝对红线。

这些规定的存在,正是成都地铁对“秉持真诚、服务大众”理念的践行。无论何时,地铁工作人员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守护着市民的出行安全。

他们以自律为基石,以自省为常态,时刻准备着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地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