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进销差价是备抵类科目吗


第二章 存货

第一节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的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下面我们将详细讨论存货的性质与确认条件及初始计量的相关内容。

(一)存货的概念

如前所述,存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以及接受外理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等。这些存货的确认和计量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至关重要。

(二)存货的确认条件

存货的确认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二、存货的初始计量

存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在日常核算中,企业可采用计划成本法或售价金额法核算存货成本,即实际成本。

(一)外购存货的成本

外购存货的成本主要是指原材料和商品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二、发出存货的计量

企业发出存货的计量应采用合理的方法,如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发出的存货成本结转应当准确,并应及时计入当期损益。

三、期末存货的计量

期末存货的计量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进行。当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按成本计量;当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应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并计提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

四、其他重要内容

(一)特殊项目的处理如接受投资者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应按照相关准则进行处理。

(二)详细介绍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几种情形以及不同情况下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方法。

(三)对于存货的清查盘点,企业应定期进行,对于盘盈盘亏情况应及时处理,并设置相应科目进行会计处理。

以上仅为第二章的部分内容,后续章节将进一步详细讨论存货的核算、分析与控制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