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营运资金管理


营运资金,是公司运营不可或缺的资本,它围绕着公司的主营业务运转,合理配置营运资金是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一环。

许多人在营运资金管理上感到迷茫,为此,我为大家介绍一个实用的三角模型。这个模型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营运资金。

一、营运周期概述

以一个企业从采购到销售再到收款的全过程为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理解营运周期的概念。

例如,某企业在4月1日购入原材料,5月1日支付货款给供应商,6月1日将产品售出给客户,并在7月1日收到客户支付的货款。我们可以分析这些时间节点来得出:

应付账款周期为从4月1日至5月1日,共计30天;

存货周期为从4月1日至6月1日,共约两个月;

应收账款周期为从6月1日至7月1日,同样为30天。

通过简单的加减法,我们可以得出营运周期的计算公式:营运周期 = 应收账款周期 + 存货周期 - 应付账款周期。

二、周转效率的解析

知道了营运周期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计算周转效率。以上述例子为例,营运周期为60天,一年按360天计算,意味着企业可以周转6次。周转率的计算公式为:360天除以营运周期。

三、营运资金需求的计算

继续沿用上述案例,若企业年销售金额为12000万元,那么其营运资金需求为企业年销售金额除以周转率,即12000万元除以6次周转,结果为2000万元。

在以上基础上,如果企业计划将销售额从12000万元翻倍至24000万元,那么我们需重新计算所需的营运资金。

新的资金需求为年度销售额除以新的周转率,即24000万元除以新的周转次数(需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计算)。

若营运资金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可能会导致资金链紧张。

那么,是否只能通过增加营运资金投入来解决问题呢?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可以通过优化营运资金三角模型的另外两个角——营运周期和周转效率,来达到支撑业绩增长的目标。这两个角呈现反比关系。

这意味着在保持原有营运资金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升内部管理效率如优化应收账款、存货及应付账款的管理,同样可以实现支持业绩翻倍的目标。

那么如何提升周转效率呢?这需要从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三个方面入手。例如,实施零账期或缩短信用账期可以加快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实施零库存或优化内部生产流程可以缩短生产时间从而加快存货周转;在不影响公司信用的前提下延长应付账款的账期等。

这就是通过精细化管理来支持营运资金管理和销售规模扩大的方法,与简单地增加营运资金投入有所不同。

合理运用和管理好营运资金的三角模型,企业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运营成本,还能在扩大销售规模的同时保持财务稳健。

这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和优化,以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