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必读课外书5本


忆起往昔岁月,燕子在朋友圈晒出为孩子包书皮的情景,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小学时期父亲为我们包书皮的情景。在与家人的视频通话中,当提及此事,父亲短暂的惊愕后流露出了一丝笑意,仿佛被时光带回了遥远的过去。

随着岁月的流转,我渐渐发现,对于新近发生的事情我常常记不住,然而对于儿时那些遥远的记忆却愈发清晰。小时候,开学的节奏与年轮的更迭紧密相连,而其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便是父亲亲手为我们包书皮的日子。

那时的家中,没有专属于我们的书桌,一张红漆八仙桌既承载了我们的餐食,又成为了我们的临时书桌。记得那些个开学的夜晚,父亲总是催促我们早早吃完饭,而后用湿抹布和干抹布一丝不苟地擦拭桌面,确保一尘不染。随后,我们掏出崭新的课本,而父亲则魔术般地拿出一叠报纸、裁纸刀、毛笔和墨水。

父亲按照我们的年龄顺序,依次为我们包书皮。他将书本端正地放在桌面上,垫上一张报纸,根据书本的大小精心折叠、裁剪,再将报纸细心地包裹在书本外。虽然报纸不是最理想的包书皮材料,但经由父亲的巧手,每一张报纸都能完美地贴合书本。最后一步,是用他那稳健有力的楷体字,为报纸书皮写上学科名称、年级和我们的名字。

所有的书完成后,我们会将它们放置在桌上晾晒一整夜。待次日墨迹干透后,我们便将书本装进书包。上课时,翻开新书,一股淡淡的墨香悠然飘散。

多年来,我曾好奇那些报纸的来源。直到后来才得知,父亲提前半年便开始留意各家各户的报纸,并暗自记下谁家会有新的报纸,以便及时收集以备包书皮之用。

那晚包书皮时,父亲的表情庄重而肃穆。他允许我们围观,但严禁我们在书皮包好之前触碰,即使我们把手洗得再干净也不行。对于他来说,包书皮似乎不仅仅是一项开学的例行公事,更是一种神圣的仪式。

探寻这个问题答案的过程漫长而细致。我不得不说,父亲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人之一。他的自学能力令我折服,他在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和掌握。我们上小学时,他曾与我们用计算器比赛计算速度和准确度而不落下风。他的传奇故事在同龄人中流传至今。

我始终认为学习需要一定的天赋和努力。父亲在这方面两者兼备。他本可以走读书这条路走向成功和轻松的人生,但命运赋予了他不同的选择。他年少便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但他从未放弃过对知识的追求。

在我们上学后,他仿佛看到了新的希望——让孩子们走上读书的道路。他不仅希望我们实现他的梦想,更希望我们真正热爱读书和学习。他从不采用强制性的教育方式,而是以宽松和鼓励的方式教育我们。更重要的是,他会以身作则。

每当新学期开始时,我们是第一读者,而父亲总是第二读者。那些夏日午后疲惫的我们常常看到他在风扇前专注地翻阅我们的课本。

在那个年代农村的观念里女孩读书并不是重点的时候我家对教育保持着开放的看法不被周围流言蜚语所动摇。父亲告诉我们不要在意那些人的看法他们只是无法理解而已。

最终我们都顺利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而父亲也成为了村里教育的楷模被许多家长取经询问。那些被岁月洗礼的报纸书皮包裹了父亲的期望与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