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厨房收费标准
在采访中,三位店主透露,当这个厨房运营步入正轨后,他们计划在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附近再开设一家共享厨房。
【患者故事】
9月2日上午10点,在省医院的病房内,沈女士在安置好正在接受化疗的母亲后,步出病房。她告诉我们:“早上简单吃了些,中午打算去厨房炒个菜。”而她的“厨房”,正是位于纬五路与东明路口北50米路东的这家“共享厨房”。
当沈女士赶到共享厨房时,发现已有十余人正在灶台前忙碌地做饭。厨房不算小,门口设有卖米面和蔬菜的摊位,里面则是摆放着电磁炉的灶台。陈女士熟练地买菜、洗菜、炒菜,11点10分,沈女士便炒好了她的菜肴。
沈女士来自信阳,今年4月,她的母亲被诊断为癌,此后便成了河南省医院的常客。从最初的化疗到手术,再到术后的化疗,沈女士一直为母亲的饮食问题而苦恼。幸运的是,她得知了这家共享厨房的存在。
“这里炒一个菜只需5元,如果炖汤,一次仅需10元。我觉得价格非常实惠,而且自己做菜既安全又卫生,还能根据母亲的口味来调整。”沈女士如此评价道。
【店主的愿景】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目前位于东明路的这家“共享厨房”曾是菜市场内的小饭店。虽然它经历了名称的变更——从“营养餐加工”到“大厨房”,再到如今的“共享厨房”,但它的初衷始终未变:为患者提供便利和美味的饭菜。
张广兵作为其中一位年轻的店主(28岁),向我们讲述了这个厨房的起源。大约在2015年春天时,他注意到不时有患者家属询问是否可以使用店里的灶台自己做饭。于是,他逐渐将小饭店转型为饭菜加工服务,形成了“共享厨房”的雏形。
当菜市场拆迁、店面停歇时,原本打算改行的张广兵却收到了众多患者家属的电话,询问何时能重新开业。这让他决定与魏兴江、王战胜两位店主合伙,一起经营这个“共享厨房”。
新店开业后,所有价格均保持了之前的标准。“我们的目标很简单,”魏兴江说,“就是希望患者能吃上可口的饭菜。”他自己也深知病患的痛苦,爱人曾经的淋巴瘤经历让他更加明白化疗病人的不易。
【未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