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棉袄冬天的蒲扇怎么接
李碧华曾言:“何为多余?犹如夏时棉袄,冬令蒲扇,情感中,当我心冷如冰,你的殷勤便成多余。”的确,爱的累积往往需要时日,而离开往往源于日积月累的失望。
每一次的失落,每一次的失望,逐渐累积成两个人之间的隔阂。如同你悲伤时对方的漠不关心,你孤独时对方的沉睡,犹如日复一日从米缸中取一粒米,终有一天,米缸会见底。哀大莫过于心死,当一个人沉默无言,往往是内心最大的哭声。当他对以下三件事选择沉默,说明他已经心灰意冷。
人们常说,一个人愿意倾诉的程度,代表了他爱的深度。当某人开始沉默寡言,他的倾诉欲望便逐渐消退,这是心死的开始。电影《完美陌生人》中的一段台词:“如果你每天和她说上30分钟的话,那就是爱上她了。”若曾经无话不谈的两人,如今只剩下沉默,那便意味着爱的火焰已然熄灭。
鲁迅在外人眼中是严肃少言的形象,但与许广平相处时却截然不同。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频繁,每一封信都满载着深深的牵挂和思念。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日常琐事,却是他们感情的润滑剂。韩寒曾说:“爱情的副产品就是废话。”我们只对爱的人展现最真实的自己,无需逞强,无需伪装。只有当你倾诉的对象真正关心你时,你的倾诉才有意义。
失去倾诉欲往往是从不被理解开始的。就像你说大海很美,别人却告诉你很多人溺过水。这个世界上,能与你同悲同喜的人寥寥无几。那些满腹的心事和委屈,最终只能用时间来淡化,用沉默来消化。刘同曾说:“舒服的感情是你聊起任何话题,对方都能聊得下去。”愿我们都能找到那个永远不会让我们丧失倾诉欲的人。
有一位青年向禅师请教关于金子与烂泥的困惑。禅师微笑着反问:“假如你是一颗种子呢?”青年这才明白,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答案自然不同。人的三观是否契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能长久地欣赏彼此。鲁豫曾说:“在某些婚姻里,你们俩聊天极有可能需要加注解。”三观的不一致是感情中的致命伤。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而两人能否长久走下去,则取决于三观是否契合。当两人拥有相同的三观作为基础时,相处才会没有负担。孟子曰:“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和聊得来的人在一起内心会得到治愈因为开心有人分享悲伤有人分担面对生活的困难也会充满勇气。然而即使三观并不完全一致也不必忧虑因为在一段关系中还需要充分的理解尊重包容欣赏和支持即使面对不同也能相互包容共同进步愿意为对方改变和妥协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的唐晶说过:“两个人在一起进步快的那个人总会甩掉那个原地踏步的人因为人的本能都是希望能够更多地探求生命的外延和内涵。”爱是一场博弈永远与对方保持不分伯仲势均力敌才能长此以往地相依相惜好的感情是知足且上进温柔而坚定能共同进步相互成就因为我们是人生路上最合拍的搭档最默契的朋友最好的同行者而当一个人死心后随之而来的是对共同未来的沉默不再对你有期待不再鞭策你也不再鼓励你因为沉默是一种没有期待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