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激凌市场现状分析


如今风靡社交平台的,是那些外形别致、充满创新的冰淇淋产品——像脸盆大小的“东北大板”因其独特的形状而走红,鸡腿形状的冰淇淋更是成为行业的爆款。这正是一个各大品牌争相推新、招商的黄金季节,为了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市场大潮中抢占先机,各大品牌正在加大创新力度,推动产品健康化,并积极开拓即时零售等新渠道,这已成为行业的共识。

由于天气、库存、消费者购买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冰淇淋市场自2023年开始展现出放缓的迹象。在这个背景下,行业正步入“质价比”时代,冰淇淋新品的定价普遍集中于较为亲民的1元至3元价格区间。与此经销商和渠道商也更加理性,下调了进货数量和销售预期,从而使得整体库存压力得到了缓解。

即时零售渠道的崛起

每年的11月至次年1月都是冰淇淋行业推新和招商的繁忙时期。今年,健康化、品质化、口味多样化以及款式多样化成为了冰淇淋产品的消费特征。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低糖、低脂、无添加等健康元素在冰淇淋市场中占据了主流地位。冰淇淋的口味也在不断创新,融入了更多中式食材和风味。

以光明乳业为例,其围绕“雪糕”定位,复刻了经典产品如奶油棒冰、奶昔杯。而认养一头牛则推出了十余款以“鲜牛乳”为特色的新品,拓展了其产品价格带。中街冰点则利用行业领先的-196℃液氮锁鲜工艺,推出了果肉含量丰富的果味雪泥雪糕。

除了产品创新外,冰淇淋市场的渠道变革也在加速进行。即时零售渠道已经成为冷饮销售的新增长点,其增速远高于全渠道大盘。例如,抖音等平台凭借其兴趣电商优势,推动了冰淇淋市场的持续增长。

据美团闪购发布的报告显示,消费者的冰品冰饮需求呈现出随时随地、零食化、必需品化的趋势。冰品冰饮是即时零售渠道上消费者重要的首次加购品类,连带率较高。预计未来三年,冰品冰饮在即时零售渠道的增速将达到39%,销售规模将有望突破630。

经销商与渠道商的调整

随着冰淇淋市场的变化,经销商和渠道商也在进行调整。为了应对品牌方压货和行业增速放缓的影响,“去库存”成为了冰淇淋行业的首要任务。今年,不少经销商和渠道商普遍下调了进货数量和销售预期,以适应市场的新变化。

以北京某冻品一批商为例,他们通过调整库存策略,减少了不好卖的产品进货量。而一些头部品牌也采取了更加理性的策略,不再向渠道压货,而是等待渠道库存售完后再进行追仓。

进入“质价比”时代的冰淇淋市场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也有新玩家不断入局。以认养一头牛、新希望、海河等为代表的乳企跨界者纷纷进入冰淇淋市场。他们利用自身的原料采购、质量控制等优势,积极开拓市场。

光明乳业分析认为,乳企进入冰淇淋赛道不仅可以确保产品品质和口感,还可以通过其在商超、便利店等渠道的广泛覆盖率快速触达消费者。乳企品牌的影响力也可以转化为冰淇淋产品的市场份额。

虽然冰淇淋市场竞争激烈但同时也充满了创新与机遇。

——摘自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