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作总结精辟简短


前言

我国纯碱工业在七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已从资源紧缺的困境跃升为全球最大的纯碱生产国,更值得骄傲的是,我国还是世界上独有掌握联碱法、氨碱法及天然碱法三种纯碱生产技术的。

概述

碳酸钠,俗称纯碱,虽然分类上属于盐类而非碱类,但国际交易中常常称其为苏打或碱灰。其化学标识符为Na2CO3,拥有CAS号497-19-8。该物质的纯度普遍高于99.5%(以质量分数计)。纯碱根据密度和形态差异分为轻碱和重碱。轻碱呈白色结晶粉末,密度在500-600kg/m³之间;而重碱则是白色细小颗粒,密度达到1000-1200kg/m³,具有稳固、颗粒大、密度高、吸湿性低、不易结块和流动性好等特性。

纯碱是一种重要的,被广泛应用于平板玻璃、玻璃制品和陶瓷釉料制造中,同时也是日常生活洗涤、酸类中和及食品加工中的常见物质。

在纯碱的生产方面,我国主要采取三种工艺方法。

生产技术概览

我国纯碱的生产技术主要包括联碱法、氨碱法及天然碱法。

联碱法详述

联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是由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在1943年的创新。此方法将氨碱法和合成氨工艺结合,可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其核心化学方程式及相关生产原料、工艺流程已详细记录。

氨碱法介绍

氨碱法又称索尔维制碱法。其化学方程式以及主要生产原料包括原盐、石灰石、焦炭、燃料煤和电力等已列出,氨为中间辅助材料。

天然碱法简介

天然碱法是通过利用含有碳酸钠及碳酸氢钠的可溶性盐类矿物,经过滤、除杂等工序来制取纯碱的方法。我国的天然碱矿产地众多,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河南和内蒙古等地。

这三种生产方法各有千秋,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纯碱企业会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

轻碱与重碱的生产工艺

鉴于重碱在玻璃制造中的高需求量及其稳定性,厂家常根据市场需求将轻碱转化为重碱。轻碱与重碱的市场价格差异及三种主要的转化方法——固相水合法、液相水合法和挤压法也已详细阐述。

生产工艺详解

目前国内主要以固相水合法为主,虽然液相水合法生产的重碱质量最佳,但成本相对较高。国内纯碱企业的重质化率一般在40%至60%之间,即轻碱产能的40%-60%可加工转化为重碱。

生产现状与展望

至2019年6月末,国内纯碱企业总数41家,总年产能达到3168万吨。上半年产量稳定增长,但受企业检修及限产等因素影响,产量增长幅度不大。价格方面,纯碱市场价格在上半年经历了一定幅度的下跌。未来几年,预计纯碱行业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年均需求增长率预计在3-5%之间。

参考资料

以上信息部分参考了化工报的《纯碱:连创多项全球第一》、一德期货的《纯碱期货上市在即,这些信息你还不知道吗?》等报告及产业信息、粉体网等网站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