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精细动作训练方法


古语有言“心灵手巧”,这其实蕴涵了深刻的道理。

据研究表明,大脑皮层中手掌运动中枢占据了广泛区域,手上动作越复杂,大脑所受到的刺激就越多,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

人类的手上布满了丰富的末梢,这使得我们能够感知各种事物,完成复杂的动作。对孩子来说,手更是他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接下来,让我们为家长和老师介绍一系列可以作为日常活动基础策略的游戏。

当宝宝成长到6、7个月大时,他们常常会开始“撕纸大战”,这是他们利用手指感受周围环境的重要方式,有助于触觉的发展。

撕不烂的书(适合1岁以内的宝宝):为了满足孩子手部发展的需求,不想让孩子撕纸的话,可以给他玩撕不烂的布书。

更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如下:

纸绵羊(1岁+):在纸上画出绵羊图案,让孩子把卫生纸卷成团粘在绵羊身上。

洗衣服(2岁+):通过洗衣服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同时锻炼手部抓握力量和双手协作能力。

再进一步的活动建议有:

撕纸成画(3岁+):在纸上用连续的点画出形状,让孩子用彩笔连接并用手撕下图画。

揉面(4岁及以上):给孩子一团面或橡皮泥,让他们模仿揉面的动作,这有助于双手协作和手部肌肉的控制。

宝宝一岁多时,喜欢把东西扔出去再等待捡回,这是他们探索世界的方式之一。

扔纸团(1岁+):让孩子瞄准垃圾桶扔纸团,这有助于手臂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的锻炼。

以及其他更多活动:

打保龄球(2岁+):准备水瓶并灌水,让孩子滚动小皮球击倒水瓶。

套圈游戏(3岁+):设置其他奖励内容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并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以及对于孩子手眼协调及想象力有益的活动:

穿珠子(2岁+):让孩子玩穿珠子游戏或用绳子穿过纸上的洞。

颜色找对了吗(4岁+):在硬纸板上用不同颜色的胶带围成形状并让孩子把相同颜色的积木投到对应形状中。

还有更多:

移动的篮筐(4岁+):让孩子站在平衡垫上投篮。

儿童魔方(4岁+):玩简单的或形状各异的魔方并锻炼颜色配对能力。

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的手指操作能力、手眼协调、双手协作等技能,而且对手腕控制、想象力与创造力也大有帮助。同时这些动作也直接影响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如书写、弹琴、穿衣、系鞋带等。

生活中的许多物品都可以成为陪娃成长的工具。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好好利用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