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载物出自哪里
“厚德载物”,此语源于《周易》之坤卦,意指君子应以深厚的德行来包容世间万物。
在《国语·晋语六》中也提到:“唯厚德者能受多福”。这体现了古人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并将其作为生活与工作的准则。
坤卦之义
“厚德载物”不仅仅是一句简明扼要的话语,更是古代圣贤以及普通百姓共同尊崇的道德准则。
那么,“厚德”究竟包含了哪些内容呢?且听我娓娓道来。
五千年前的尧帝时代,为了选择合适的继承人,尧帝在民间寻找贤能之人。他看到一位年轻人,正以不同于常人的方式驾驭着牛车。
尧帝形象
这位年轻人从不鞭打牛,而是巧妙地利用簸箕与牛沟通,使得耕作效率大大提高。尧帝上前询问原因,年轻人恭敬地回答,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尊重与善良之心。
水低为海,人低为王。这位年轻人的谦卑与善良,赢得了尧帝的赞赏。他表现出的德行,如谦卑、低调、不争,都为他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信赖。
国风插画 舜耕田之景
随后,尧帝与舜席地而坐,交流治世之道。舜的谈吐诚恳,非夸夸其谈。通过进一步的观察与试探,尧帝发现舜确实是一位贤能之人。
舜帝不仅在待人接物中表现出尊重与口德,更在深山之中展现出临危不惧之德。他能够顺应自然、遵道而行,确实是一位难得的人才。
据说,舜帝的后母与其弟曾多次想害他,但舜帝从未记恨,依然孝敬父母,友爱弟弟。这种容人之德,如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立善的根本,也是“厚德载物”的基石。
舜帝治世之图
舜帝通过尧帝的考验后,以无私之德,为百姓所爱戴。他以身作则,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人们因此明白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道理。
尧帝又让舜主管外交事务,舜的德行遍及天下。四方八面的诸侯都乐于进贡,与百官相处亦十分融洽。大家都愿意与舜合作,因为他心胸坦荡、一心为民不为私。
在舜帝的下,社会安定、安居乐业。这种大同社会是人们所向往的。而“厚德载物”也已成为传统美德的一部分。
如今,“厚德载物”不仅是一句古语,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我们应当继续发扬这一美德,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