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验收最新规范
今日我们将深入探讨土方开挖与回填的施工流程及其细节。
一、施工流程详解:
机械先行进行土方开挖,随后的精细修整则交由人工完成。在确保地基基槽验收合格、基础施工及基础验收均达标后,我们将利用机械进行分层回填与夯实工作,最后再由人工对表面进行平整。
二、操作要点:
1. 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文物或古墓等,必须予以妥善保护,并立即报告给当地相关部门进行处理,确保安全后方可继续施工。
2. 当在存在地下管道、管线的地段进行施工时,需事先取得相关部门的书面同意,并采取必要措施以避免对管道、管线造成损害。
3. 制定土方开挖的施工方案,并经过技术负责人的审批同意。在完成定位放线并经复核无误后,方可开始施工。
4. 施工过程中需频繁测量和复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及边坡坡度等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5. 采用机械施工时,对于边坡的细微修整和边角的处理,我们将采用人工或小型机具进行辅助作业。
6. 施工前,将规划好施工区域内的临时排水系统,并确保其与原有的排水系统相协调。
7. 对于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我们将根据地质资料、挖方尺寸等,采用集水坑或井点降水法来防止地基土结构被。
8. 井点降水工作结束后,留下的井孔需用砂砾或填土进行密实填实。若设计对地基有特殊要求,将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回填。
9. 土方开挖应遵循从上至下、分层分段的顺序进行,同时形成一定的坡势以利于排水。
10. 在基坑边缘堆放土方时,需确保挖方边坡的稳定性。堆土与挖方边缘的距离将根据挖方深度、边坡坡度及土的性质来确定。
11. 若在边坡上发现软弱夹层或裂隙面有倾向于挖方的倾向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12. 当场地限制无法进行放坡开挖或紧邻建筑物时,我们将采取基坑支护措施,并在设计完成后进行施工。
13. 如遇雨期施工或挖好后不能及时进行封底的情况,我们将在基底预留150至300mm的土方不挖,待下一工序开始前再行挖除。
14. 基坑(槽)底部的开挖宽度除了基础底部的宽度外,还需考虑增加工作面、排水设施及支撑结构的宽度。
15. 在开挖基坑(槽)时,必须确保不超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将用与基土相同的土料进行填补,并夯实至所需密实度。
16. 夜间施工时,我们将合理安排施工项目,防止超挖现象发生,并确保有足够的光源以保证施工安全。
17. 临时截水沟与挖方边坡上缘的距离通常不少于3米。在平坦地坪开挖时,我们将采用挖临时排水沟或筑土堤等措施。
18. 当基坑挖至设计基底标高后,我们将由项目经理(或施工员)会同、设计单位及监理(或建设)单位共同检查基底土质是否符合要求。只有当土质符合要求时,我们才会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并及时填写地基验槽记录及汇签盖章。
19. 对于回填的土料,我们将严格筛选,确保不含有树根、木板、草皮和纸屑等有机杂物,且土质需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0. 回填土时,我们将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进行分层回填和夯实作业,并采用机械施工方式进行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