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让最经典的十句话


林则徐:廉吏与智者的修身之道

在近代历史上,晚清重臣林则徐因其正直廉洁的品质而被人称颂为“廉吏第一人”。他的一生,虽身处的懦弱黑暗之中,却多次抗旨,仍能善终,其处世能力可见一斑。50岁时,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撰写了《十无益》作为家训,既是他的修养标准,也是教育子女的原则。

一、人品为先,自来

俗话说:“人品是最好的风水。”这正如林则徐所强调的“存心不善,风水无益”。一个好人品能带来好人缘,因为好人品的人更容易得到周围人的尊敬和爱戴。好人品还能带来好心情,决定着一个人的寿命长短。人品不仅是最好的风水,更是真正的立身之本。

二、孝道为基,敬亲为大

《论语》中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不孝之人,不能称之为善人,更无法成为社会的基石。孝顺父母是善行之根本,无论何时何地,这都是不可动摇的道理。

三、家和万事兴,兄弟和为贵

《诗经》有言:“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家庭中,父母为根,兄弟为叶,只有兄弟姐妹相互扶持,家业才能繁茂。家的和谐最重要却也最容易出现问题,尤其是兄弟姐妹间的和睦。

四、读书正行,修学储能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读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修身正行。真正的读书人,是那些内修仁德、外修礼仪的人。

五、规矩,方圆之间

做事不讲规矩,偏执极端,被林则徐视为“作事乖张,聪明无益”。他引用《吕氏春秋》的话说,做事应当遵循规矩,因为守规矩并非刻板固执,而是一种清晰的做事智慧。

六、谦谦君子,博学不傲

《尚书》中所说的“满招损,谦受益”,正是林则徐所倡导的谦谦君子之道。博学之人更应谦虚做人,若以博学作夸耀之本,心高自傲,那就尚未领悟古人为学的真境界。

七、待时而动,藏器于身

林则徐引用了《周易》中的话:“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他告诫人们,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当走不通时要学会等待,只有弱者才急着证明自己,强者都会在不动声色中自我沉淀。

八、取之有道,布施之善

对于“妄取人财,布施无益”的行为,林则徐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即使用来布施也是。真心行善不在于多少,而是发自内心的功德心。

九、护养元气,健康之本

元气是人的根本,林则徐强调“不惜元气,医无益”。中医认为元气充足则健康,元气受损则生病。因此养生之道重在护养元气。

十、节制欲望,阴骘之要

对于“淫恶肆欲”,林则徐认为这是放纵奢侈、无度的表现。《古今贤文》所说“淫为首”,是有大道理的。人应懂得节制,任由欲望肆虐本心只会害人害己。

林则徐的《十无益》虽短小精悍,却毕生体现了他的修炼成果。正如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所评价的那样:他一生清白无瑕、为人处世聪达谙练、堪称国人楷模。读懂这十句话、领悟立世根本、在这繁杂的、便能活得游刃有余。

来源:综合自网络

编辑:文心一言

【声明:本文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内容。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