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可以自学吗


随着音乐教育的重视日益加深,视唱练耳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关于何时开始学习、如何有效学习,以及家长在孩子音乐学习过程中应扮演何种角色等问题,许多家长和学生仍然感到困惑。

11月24日和25日,音乐学院与法国多所教育文化机构共同举办的中法国际音乐节上,两场以“全球视野下的视唱练耳学科建设与学术研讨”为主题的音乐会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国内外音乐基础教育的成果。其中,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视唱练耳教研室裴聿茹女士接受了专访,分享了她在音乐教育领域的独到见解和专业建议。

在裴聿茹看来,音乐培养并非仅凭天赋,而是与习惯、审美以及性格塑造紧密相连。她指出,现今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踏上了学习音乐的道路,但部分家长可能存在误区,认为学习音乐需依赖孩子的天赋。事实上,学习音乐能够开发大脑潜能、提升专注力与审美水平,更具有显著的疗愈作用。

对于学习音乐的起步阶段,裴聿茹强调了视唱练耳的重要性。她指出,很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学习音乐时,往往会直接选择一种乐器而忽视了视唱练耳的基础训练。视唱练耳是音乐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训练,旨在提升学生的音乐听觉反应速度、读谱反应速度以及音乐的理解力、感受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如果孩子先学习乐器而不进行视唱练耳训练,就如同一个人不识字却开始学习物理,是不合理的。

在裴聿茹看来,音乐启蒙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在让孩子学习乐器之前,先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更为合理。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对乐谱、音高、节奏等音乐维度的认知。而后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适合的乐器,培养孩子阅读、聆听和观察的习惯。这些习惯将伴随孩子的一生。

关于陪练的问题,裴聿茹认为要谨慎使用。她强调,陪练的目的不是一直陪伴,而是通过陪伴形成孩子自己练习的习惯。过度依赖陪练软件或人工陪练可能会使孩子失去自主性,没有真正培养起自身的能力。家长和陪练应该只检验学习成果,而不是全程陪伴练习过程。

裴聿茹还提到,教育是一个设定目标、检验结果、不断激励孩子主动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强加自己的主观意愿。她建议家长在陪伴孩子学习音乐时,要讲究方法,尽量让孩子自己主动参与,而不是以家长主导为核心。

裴聿茹也提醒家长们注意不要过度关注孩子的音乐学习而忽视了自我发展。过度关注容易使家长失去自我,同时也会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瓶颈。家长应设定合适的目标,鼓励孩子独立成长。

通过这次采访可以看出,视唱练耳的学习不仅在个体音乐能力的提升中起到关键作用,更在孩子性格塑造和全面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希望家长们能够更加重视这一环节,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记者 张晓丽

编辑/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