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珍珠鸟》原文
世界如此繁复,万物皆有灵性且美不胜收。只有当人类学会了珍惜并相互守护,这个世界方能平和安宁。
正如先生所强调的那样,“信赖常常创造出美好”。这不仅仅是一句箴言,更是一种对自然与生命深刻理解的体现。
珍珠之鸟
作者:的感悟
真是个精美的礼物!友人赠予我一对珍珠鸟。它们被安置在一个用简易竹条编制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这便构成了小鸟儿舒适而温暖的巢。
据闻,这是一种容易受惊的鸟种。
我将其悬挂在窗前,那里还摆放着一盆茂盛的法国吊兰。我利用吊兰长长且长满小绿叶的垂蔓覆盖在鸟笼上,给小鸟们提供了一个如同躲进深林般的避风港。从这避风港传出的细小鸣叫,显得格外自在与轻松。
阳光透过窗户洒入,斑驳地投射在吊兰的叶子上,那些小叶子半在阳光中,半在阴影里,宛如碧玉般生机勃勃。小鸟的身影就在这光影中隐约闪动,时隐时现,有时甚至连笼子也难以察觉,只能看到它们鲜红的从绿叶间探出。
我很少打扰它们,它们便逐渐开始试探性地伸出小脑袋窥视我。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熟悉了彼此。三个月后,绿蔓深处传来了新的生命之声——一种细小而的鸣叫。我猜想,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始终保持敬畏之心,不掀开叶片探视,甚至连添食加水时也不惊动它们。
不久后,一个更小的身影从叶间探出。瞧!正是那雏鸟!它小巧的身形使它能轻易地从疏格的笼子中钻出。看啊!它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羽毛上还点缀着珍珠般的白点;它圆润饱满,整个身子如同一团蓬松的球儿。
起初,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但很快它开始在屋内自由飞翔。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的字迹;一会儿调皮地撞动灯绳,然后飞往画框上。只要大鸟在笼里发出生气的鸣叫,它就会立刻飞回笼中。
我依旧保持安静和距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打开窗子,它最多只是在窗框上稍作停留,却绝不会飞走。
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的胆子逐渐变大,开始落在我的书桌上。起初它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靠近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品尝杯中的水,再偏头观察我的反应。我只是静静地微笑,继续我的工作,它便放开胆子在稿纸上玩耍,绕着我的笔尖跳跃;那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声音。
我默默地工作,静静地享受这小家伙带来的亲近与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甚至用那如蜡般的小红嘴,“嗒嗒”地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它细腻的绒毛,它不惧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里,它如此顽皮地陪伴着我;当天色渐暗时,它便在父母的呼唤声中飞回笼子,扭动着圆润的身体,挤开绿叶钻入其中。
有一天,当我伏案写作时,这小家伙竟然落在了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顿时停住,生怕惊扰了它。过了一会儿,我扭头一看,这小家伙居然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了眼睛,小红脚被上的长毛所覆盖。我轻轻地抬了抬肩,它并未醒来,睡得正香甜!还不时地咂咂嘴,莫非在梦中?
此时我的笔尖流淌出瞬间的感悟:
信赖如同甘甜的露水,常常在无声无息中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节目结尾朗读者:来自广播电视总台交通广播的主持人北辰将为我们带来深情朗读。
今日话题:读过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请分享你对大自然及生命的感悟与我们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