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子面的做法与配料


岐山臊子面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西北地区传统面食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亦是广受赞誉的西府小吃。在宝鸡地区,这道美食被奉为正宗,传承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一碗正宗的岐山臊子面应该呈现出“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的特色,其面条细长均匀,厚薄适中,臊子鲜香四溢,红油浮于表面,汤汁酸辣可口,筋道韧爽,适宜各年龄段人群享用。

在关中地区,臊子面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逢年过节、孩子满月、老人寿辰,亦或是迎接亲朋好友的重要场合,臊子面都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据传,古时周人由豳地(今陕西彬县、旬邑一带)迁至岐之周原(今陕西岐山县),在渭河岸边与北原上繁衍生息。后来渭河有一条恶龙作乱,导致大旱三年,。周氏族人为了保卫家园,奋起反击,历经七日激战才将恶龙斩杀。人们为了庆祝胜利,将龙的肉与面混合烹饪,感觉无比鲜美。此后,每当庆祝胜利或祭祀时,便以猪代替龙制作臊子面,此习俗逐渐流传开来,并在传承中不断演变发展。

如今,让我们一同学习如何在陕西新东方烹饪学校制作地道的岐山臊子面。如果你对小吃培训充满兴趣,那么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岐山臊子面的制作步骤】

【原料】准备高筋面粉500克、清水250克。

【臊子配料】准备土豆、胡萝卜、柿子椒、蒜苔、豆腐、黄花菜、木耳、五花肉及鸡蛋等食材。

【调料】需使用碱、辣椒粉、花椒粉、五香粉、酱油、黄酒、醋、盐以及葱姜等调料。

【制作方法】

1. 将五花肉切细片,其他蔬菜如胡萝卜、土豆、柿子椒、木耳、黄花菜等切丁备用。

2. 将豆腐切成1公分厚的片,在油锅中煎至两面金黄,然后切成丁。打散鸡蛋,烙成蛋皮,再切成小块。蒜苔切丁,葱姜切细末。

3. 在热锅中加油,油量约为普通炒菜的五六倍,中火煸炒五花肉臊子十秒钟后,加入葱姜末继续翻炒十秒,再放入辣椒粉中小火煸炒半分钟至出红油。

4. 加入五香粉和花椒面翻炒十秒出香气,然后开大火,加入酱油和黄酒爆香,再加入醋烧开。

5. 当醋味散发出来后,加入热水(因为岐山臊子面是汤多面少),烧开后加入除蒜苔粒和蛋皮丁以外的其他原料,加盐,开盖小火烧五分钟,再将蛋皮丁放入继续烧。

6. 烧制10-15分钟后放入蒜苔粒烧开即可关火,臊子卤制作完成。

7. 对于面条的制作,将碱和少许盐用凉水调匀后和面至光滑,然后用湿布盖上醒发三个小时左右。这样制作出来的面条更加筋道有韧性。可以手工擀成面条或使用机器压制面条。将面条煮熟后捞出沥干水分,与臊子卤拌匀即可享用。

关注生活消费网微信公众帐号:chinaxiaofei,了解更多关于生活消费的资讯与指导。让我们一起品味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