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着什么样的步伐走进校园
AI之光照亮校园新篇章
北京中小学全面开启AI课程
随着秋日的到来,北京的中小学迎来了一项全新的变革——全面开设人工智能(AI)课程。如今,已有百余所学校率先开放了AI应用场景,在“助教、助学、助育、助评、助研、助管”六大领域展开探索与实践。当好奇的少年们遇见AI,他们开始用新的视角想象和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
耳畔的AI声音
东交民巷小学六(6)班杨玉婷描述了一个清晨的场景,清脆的铃声划破宁静,她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校园。两个圆圆胖胖的机器人映入眼帘,它们是学校的新伙伴,用热情的话语向她问好。这小小的互动,让她的心情瞬间被点亮。
在课堂上,老师利用AI进行了一次特别的古诗理学。同学们在画面理解上遇到困难,老师便提议使用AI来帮助理解。在老师的引导下,大家通过AI绘画软件将诗句转化为画面,直观地感受到了古诗的意境。
AI的魔法之旅
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初一(3)班陶治宁分享了他与AI的邂逅。他最初对AI充满好奇,通过学校的科技活动课接触到了AI绘画软件。他尝试输入自己的想法,屏幕上的画作立刻呈现出来,让他对AI充满了惊喜与敬畏。他进一步探索了AI在写作领域的潜力,并发现虽然AI功能强大,但终究只是工具,不能替代人类的独立思考能力。
未来的职业探索
北京学校五(1)班张函瑜讲述了VR技术带领她“穿越”到未来职业世界的经历。她通过“魔法眼镜”设计了自己的未来职业场景,体验了从设计者角度出发的乐趣。这种体验让她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AI助力研学活动
北京学校五(2)班曹翊尧分享了他们班级研学活动的创新之处。他们借助AI分组设计研学活动方案,让AI帮助理清思路、考虑细节。这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感知和运用新科技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编程种出向日葵
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初一(3)班赵予阳讲述了他在AI社团的奇妙经历。他通过图形化编程让电脑中的画笔画出向日葵,这让他对AI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进一步制作了自己的智能体项目,体验到了代码与现实的碰撞。他明白真正的AI需要精密的数据和人性的阳光共同照耀。
教师点评与启示
东交民巷小学语文教师方平对同学们的习作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写作上的建议。她鼓励同学们重点选一两个最特别的AI使用场景详细写,并让文章会“思考”,加入自己的思考和观点,使文章更具深度和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