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给自己听经典语录


昨日,我偶然刷到了那位备受关注的情感博主的离婚消息,不免一愣。那一位常常在文章中传递“注重自我成长,包容对方”、“明确人生主线,尽量不离婚”观念的人,上周还在分享“分居初体验”,没想到仅仅过了几天便传出了离婚的消息。

俗话说“医者不自医”,我深以为然。我盯着屏幕,回想起去年她在直播时眼中闪烁的泪光,讲述着见过的破碎婚姻,更加懂得守住初心的珍贵。

作为旁观者给出意见总是容易的,真正的感同身受却难以实现。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无法承受之重,有无法言说却又切肤之痛。这让我也不禁反思自己,虽然在文章中常谈情绪的主人宰制,实际生活中我却常难以自控,情绪易失控。

就像昨天,辅导英语卷子后,大妞告诉我我竟然滔滔不绝地训诫了一个多小时;再比如前天,开车时接了电话,一时的情绪上头让我连高速岔路口都错过了。这些经历让我意识到,我们常常谈论的,恰恰是我们难以掌控的。为了不让自己频繁陷入这种境地,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自我开解、自我说服,因为越是频繁提及,越像是在自己心中筑起一道防线。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自我说服效应”,我们反复强调的观点,其实是潜意识里需要不断强化的自我暗示。就像那位情感博主虽然写尽了婚姻经营之道,但在面对伴侣的失责时,所有的理论都抵不过心寒的瞬间。那些被我们珍视的“正确答案”,在未经过真实生活的考验前,都只是待验证的假设。

我们在键盘上敲下“要做情绪的主人”,但在现实中却被情绪牵着走,然后再挣扎着站起来为自己鼓掌。但这正是成长的模样,充满了真实与挫折。在我的数百篇文稿中,究竟写了多少次关于情绪管理的内容,我也没有真正统计过。文中我经常提及“保持觉察”、“积极暂停”等观点。

昨天在长篇训诫中,我不断告诫自己要专注解决问题,以免情绪彻底失控。这是写过无数次的道理,终于在行为模式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真正的自我成长不是站在高处布道,而是蹲下来拥抱自己的不完美。就像那位离婚的博主,她虽然总在教别人如何修补婚姻,却没能拯救自己的婚姻。承认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比假装全能更需要勇气。

当我们不再把“懂得道理”当作炫耀的资本,而是视为需要终身修炼的课题时,那些曾经被我们奉为圭臬的金句才会真正融入我们的生命中,成为抵御生活的铠甲。

如同马歇尔•在《非沟通》中所说:“每一次愤怒的背后都有未被满足的需求。”成长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在无数次的跌倒中慢慢认识自己的局限和需求学会用曾经教给别人的温柔来对待自己和身边的人。

所以下次再看到有人在文章中反复强调某个道理时请多一份理解不要急于批判因为那不是说教而是一个灵魂在黑夜中为自己点燃的一盏灯。我们都是在人生的旅途中一边崩溃一边重建的旅者那些被传颂的金句终将在某一刻与我们的生命产生共鸣成为我们前行的力量。

毕竟真正的成长不是“我已经做到”而是“我还在努力但我不再害怕承认自己的不足”。让我们以此共勉继续前行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