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止痒的正确方法
入冬后的气候转变,医院门诊中常见皮肤干燥的患者增多。
荨麻疹的起因与应对
随着冬日的深入,老张多年的荨麻疹再次发作。每年冬天,他的病情都会复发,经过过敏原测试,发现他对多种物质过敏。
思明瑞来春中医门诊部的邱建华医师解释道,荨麻疹的情况复杂,辨证施治是关键。人的体质各异,有痰湿、瘀血、气虚血虚等因素,这些都可能影响病情。从根本上看,荨麻疹多由受寒引发。
她进一步解释道,受寒后需要努力抵抗,一般出汗可以驱寒。但对于这类阳气不足的患者,他们在体表形成鼓包,随后力量渐弱,遇风受寒又会再次发作。有的患者在洗澡或运动后发作,这是因为阳气升发向外所致。有的医生可能会错误地认为是血热,使用凉血物治疗,但效果不佳。
若频繁使用寒凉物,可能导致脾胃受寒、腹泻、营养不良等,进而出现面色苍白,这就是脾肾阳虚的表现。
邱建华表示,脾胃受寒引起的荨麻疹与日常的饮食过敏有关。如饮用冰饮料、食用某些寒凉的带壳海鲜以及西过敏等,都可能诱发荨麻疹。对于这类情况,温和的治疗方法更为适宜,如使用莲花峰茶煮生姜,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冬季的预防与治疗
赵文杰指出,随着天气的转变,由夏秋的闷热湿润到冬日的干燥凉爽,各种皮肤问题也随之而来。如干性湿疹、老年性皮肤症、冬季症等都是这个季节常见的疾病。
他解释说,湿疹的形态多样。冬天出现的皮肤苔藓样改变、皲裂、肥厚等症状是干性湿疹的表现。老年人因皮脂腺不旺盛,肌肤失养,加之气候干燥,容易出现。而鱼鳞病则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皮肤病,多在冬季发作。银屑病也容易在冬季因受寒感冒而诱发或加重。
赵文杰表示,这些皮肤干燥、或过敏等现象,多是由风邪和燥邪引起。通过养血、祛风、润燥的方法可以缓解症状。例如,对于症患者,不必频繁使用沐浴露清洁,用清水洗并使用绵羊油等润肤产品防止干燥更为适宜。
他特别推荐“四物汤”来养血润燥,可与羊肉、鸡、鸭等煲汤食用。同时要注意穿纯棉裤避免静电刺激皮肤,并注意保暖和用温水洗漱以避免受凉。
食疗推荐
1. 黑芝麻乌枣羹:取黑芝麻500克、乌枣200克,用水煎三次至浓缩后加入1000克的蜂蜜搅拌均匀成糊状。早晚各取一汤匙用开水冲开饮用。此羹具有润燥、柔肤、止痒的功效。
2. 鸡血藤膏:取鸡血藤500克和冰糖500克制作而成。早晚各取一汤匙用开水冲开饮用可以养血活血、润燥。
建议多吃排骨汤、胡萝卜和蜂蜜等食物。排骨汤能滋养脏腑、肌肤;胡萝卜能防止皮肤干燥松弛;蜂蜜既能润肠通便也能增加营养预防感冒。通过合理的饮食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冬季皮肤问题带来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