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对昔日恋人思念
姜夔(1154年至1221年),字号尧章,被世人称为白石道人,其出生地饶州鄱阳即今日江西省鄱阳县。他是南宋的著名文人、词家以及音乐家。
姜夔的词风受到周邦彦的影响,特别注重音律,强调巧妙而精细的工笔技艺。他在词作中力求运用清刚的笔调来纠正婉约词的软媚无力。其内容多以咏叹个人生平、追忆旧时游历为主,同时也有一些作品涉及对时事的咏叹。
尽管姜夔出身贫寒,但他却保持着高尚的品格。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未能中第,因此终生未能步入仕途,一生漂泊无依,寄人篱下。
在姜夔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在合肥结识了一对擅长弹奏琵琶的姐妹。由于生计问题,他或许不得不离开合肥,与这对姐妹分别。他对她们的思念之情却一直未曾消减。
淳熙十四年元旦,姜夔从汉阳前往湖州的途中,经过金陵时做了一个梦。梦中他再次见到了昔日的恋人。梦醒后,他创作了一首名为《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的词作。
这首词的上篇描绘了深情相见的梦境。他细致地刻画了昔日恋人的体态和声音,仿佛能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这一切都只是梦境,令人感叹。
接下来的词句通过情人的自述展现了相思之情。伊人埋怨薄情郎无法理解她漫漫长夜中的相思之苦,这种情感既委婉又直抒胸臆。春天的到来唤起了人们对远方的思念,而伊人已经被强烈的相思所感染。这两句词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却未直接言明,妙笔生花。
下篇描写了梦醒后的情景,词人睹物思人,旧情难忘。他回忆起伊人寄来的书信和亲手缝制的衣衫,即使浪迹天涯也难以忘怀伊人的温存体贴。借用“倩女离魂”的故事进一步描述伊人之情深意切。
伊人将生命都投入到对爱河的追求中,其深情令人动容。词人想象情人魂魄归去的情景:在清冷的月光下,淮南的千山显得如此萧条,伊人独自离去无人照管。这既展现了姜夔对恋人的深深爱怜与体贴之情,也营造出凄凉的意境。
这种写法与词人在《诗说》中所倡导的理念相契合:“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此词围绕感梦的主题展开以与情人的相见开始并以情人的离去结尾表达了相思之情和对爱人的深切眷恋同时暗示了未能主动寻找爱人的遗憾与负疚感
在旧时爱情悲剧中“多情女子负心汉”是常见的模式但此词却展现了词人的深情厚意产生了动人的力量。姜夔在词中不仅表达了自己的相思寂寞之苦还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着想这体现了他的至情至性。
此词的最后两句成为了传世的警句近代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此词评价极高称“白石之词余所最爱者亦仅二语曰‘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由此可见姜夔此词的独特之处深受后世赞誉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