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规划是干什么的
在现代化企业运营中,部门的使命是促进企业流程的顺畅进行,为整体战略目标创造价值。企业必须依据战略规划和业务流程来精确界定各部门的职责,以确保成员能够深刻理解部门职能、个人职责与公司战略、业务流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部门的设置与流程化紧密相连,是依据流程的明确要求来确定的。理想的部门运作状态是每个部门及其成员都以实现流程目标为导向,进行高效协作。如果部门人员仅在部门内部晋升或降职,长此以往,员工会局限于本职工作的了解,缺乏对业务全局的认知,从而形成“部门壁垒”,阻碍流程的顺畅运行。
笔者在为一家企业提供变革咨询时,就遇到了因部门人才固化导致的流程衔接难题。该公司拥有五个业务部门,各自负责特定业务。长期以来,部门内部人才仅在部门体系内流动。这导致各部门形成了“只关注自身领域”的思维定势,经常出现部门间的矛盾和难以协作的情况,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流程的高效运转。
为了打破这种“部门壁垒”,促进各业务流程的衔接,像华为这样的领先企业注重实施内部轮岗制度。华为的领导者任正非强调了加快选拔和流动的重要性,以避免地方保护和形成信息孤岛。
华为董事长的职业生涯就体现了这种轮岗的理念。他曾在华为的多个部门工作,包括研发、供应链、财经等,通过多次轮岗,他不仅拓宽了视野,还更深入地理解了公司的业务运转逻辑。
华为的轮岗制度并非简单的岗位更换,而是包括业务轮换和岗位轮换两种形式。业务轮换旨在提升员工在原有业务领域的能力,如让研发人员参与中试、生产、服务等环节,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技术商品化的内涵。这种交流也使员工对其他领域有所了解,从而减少因专业局限而产生的偏见。
通过有效的轮岗管理,一方面可以让员工全面理解公司的整体业务流程,明确自己在公司价值链中的位置和部门使命,即服务于流程;可以防止部门内部人才固化导致的“部门保护”,确保公司整体利益优先于部门利益。
为了增强部门为流程服务的效能,必须清晰界定部门的职责。部门职责涉及企业在工作中的范围、任务和责任,是由其所从事的活动和完成的任务决定的。在界定部门职责时,需遵循以下原则:
1. 确保工作在部门间的流转尽可能高效简洁。
2. 避免多个部门共同负责同一项工作,以免出现责任模糊。
3. 确保部门职责的完整性和避免重叠,每个职责应有明确的责任人。
在明确了部门职责设计的基本原则后,接下来要进行详细的梳理和分析。这包括梳理公司主业务流程、拆分并梳理各业务流程的关键价值活动、明确责任部门和协作部门等。将落实到部门的各项关键价值活动进行提炼,形成部门的核心职责。
在编制部门职责说明书时,要以书面形式固定部门职责。这包括部门基本信息、部门使命、主要职责等内容。其中,部门使命的确定需要明确三个问题:部门在中的功能是什么?主要工作行动是什么?最终要达成什么目标?
笔者曾为另一家公司进行了权责体系的深度咨询工作。我们从业务地图和业务流程的梳理开始,优化了公司的结构,明确了各部门的关键权责,并输出了详细的部门职责说明书。我们将各部门的主要职责分为战略与目标管理、团队管理、体系能力建设、协同指导四个模块,并将关键价值活动分配到这些模块中。
在实际操作中,编制部门职责说明书时需注意语句的准确性、各部门主要职责的不重复性、描述的清晰性以及针对具体部门而非个人的原则。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确保部门为流程服务的有效性,进而推动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