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鸟写作100字左右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君主赵惠文王有意带兵征伐燕国。在赵国的一位名叫苏代的燕国使者为了阻止这一行动,向赵惠文王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

苏代讲述道,我来到赵国途中,目睹了一只河蚌正壳体享受阳光的情景。突然,一只鹬鸟飞掠而来,迅速啄住了河蚌的肉。河蚌感到疼痛,迅速合拢壳体,紧紧了鹬鸟的嘴。鹬鸟说道:“若今日不下雨,明日也不下雨,你便会成为一只干涸而死的蚌!”河蚌也回击道:“你的嘴若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你便会成为一只饿死的鹬鸟!”两者因此互不相让,彼此纠缠在一起。不久后,一位渔夫路过,轻松地将他们两个一并捕获带走。

苏代接着说,如今赵国若与燕国交战且势均力敌、僵持不下,就如同鹬蚌相争一般。而秦国则可能成为坐收渔利的那一个。赵惠文王听后深感其理,于是决定停止对燕国的军事行动。

【出处】此故事源自西汉学者刘向所著的《战国策·燕策二》。

【古文原意】河蚌刚出壳晒太阳时,被鹬鸟啄食其肉。河蚌合拢壳体了鹬鸟的嘴。鹬鸟与河蚌各不相让,渔夫便趁机捉住了他们两个。

【词汇注释】

鹬:为一种常在水边活动的鸟类。

拑其喙:拑在此处意为。喙指鸟嘴。此处的拑在范祥雍笺证的《战国策笺证》中被写作“箝”。

雨:此处活用为名词,意为下雨。

禽:在此古文中同“擒”,意为捉拿、抓住。在范祥雍笺证的《战国策笺证》版本中,“禽”也被写作“擒”。

(注:以上注释参考了范祥雍笺证的《战国策笺证》以及相关古籍。)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