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一个人太深心就越痛
电影《爱要适度》中的女主角深爱着男主角,她对他爱的深切而热烈。情感的河流一旦越过界限,如不加以适度引导,便有可能朝向相反的方向汹涌而去。在这段感情中,女主角的爱过于浓烈,竟逐渐将她的男友推离。
她无法容忍男友与任何异性的亲近,哪怕是工作上的正常交往也难以接受。每天都会不停地询问男友是否爱她,如果男友参加了聚会回家,她会检查他的身上是否有异性的香水味,若有则会展开无尽的追问。
"我们之间的交往方式更像是在审讯,而非真正的情侣关系",这是男友对这段感情的无奈评价。在女主角的眼中,她以为自己全心全意地爱着男友,却不明白为何他仍然无法理解她的深情。她不知道的是,她的爱对于男友而言已经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他无法从中感受到任何甜蜜的气息,只剩下无尽的压抑和窒息感。
最终,由于无法承受这份过于沉重的爱,男友选择了离开。在一段感情中,我们往往习惯于用尽全力去爱一个人,但我们的爱越深,却越容易失去我们所珍视的人。这或许就是所有情感关系的真实写照。
当手有一把流动的细沙时,我们越用力地抓紧,手中的沙却流失得越多。反之,当我们松开手心时,沙子反而会留在我们的手中。这就像我们的爱情一样,需要适度地把握和经营。
在感情中,我们常常因为对爱的渴望而产生不安全感。于是我们试图用尽全力的方式来填补内心的空虚感。但这种过度的付出方式却常常让我们更快地失去我们珍视的人。因为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感情中即使再深厚的爱情也会因疲惫而出现厌倦的时候。好听的歌曲听久了也会让人感到厌烦,真诚的情感如果没有适度的分寸作为支撑,也可能会成为让感情失衡的。
曾经有一则故事讲到一位富人给予了三个仆人每人一块金子去自由支配使用。当富人回来时,第一个仆人用金子赚了十倍的回报;第二个仆人赚了五倍;而第三个仆人却一直保留着金子没有使用而一无所获。最终富人将第一个仆人的金子作为奖励给了他。这个故事就是心理学中的马太效应的体现:在同一个环境下开始时并无明显差异的人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在两中也是如此:爱得太深的人往往因为付出过多而处于弱势地位并因此而受到制约;久而久之两个人在关系中的地位愈发不平等起来那么分离也就成为了必然的结果。
正如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所言:“爱是一场博弈应该保持势均力敌的状态才能长久相依。”爱情需要适度的分寸和经营之道否则就会让感情失衡并最终导致我们珍视的人渐行渐远。对于爱情的适度把握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个难题容易过度用力但是那些因为无法掌握适当的距离而遗憾错过的人往往都是因为没有理解爱情的真谛所致的遗憾。《红楼梦》中的一句谚语道出真相:“情深不寿”——过于深厚的感情往往难以持久而适度的情感才是长久之计。
当我们过于用力地去爱一个人时那种感只会让对方选择忍耐而一段感情当中若出现忍耐则表示了爱情已经出现了问题。就像三毛在《随想》中所言一样没有分寸的爱会让人产生负面情绪而无法感受到真正的浪漫。我们应该在积极健康的情感交流中互相依赖让彼此明白爱情应该带来的是自由而不是束缚。
结束——
作者 | 心理咨询师付
恋爱婚姻心理专栏组 | 心理学家眼中的爱情、婚姻与生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