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画家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认识“群、竹”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的字音,并会写“竹、牙”等5个字和横折弯钩1个笔画。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并力争背诵课文。

3. 通过结合插图,让学生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体会雪地里的小动物的快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相貌特征。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引导:出示雪景图,问学生:“看到这幅图,你们想到了什么?”

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关于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故事。”(板书课题:12雪地里的小画家)

3. 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二、初读感知

1. 听范读。让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注意停顿。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检查初读情况,认读生字词语,并多元识字。

4. 学习新笔画“横折弯钩”,并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5.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三、深入理解

1. 分句学习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重点理解“小画家”的画是指动物的脚印,“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是指动物走过雪地留下的脚印。

2. 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3.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故事,认识了新的生字词语,理解了课文内容。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能像这些小动物一样,善于发现和欣赏身边的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语,并回顾课文内容。

二、品读释疑

1. 深入学习课文,理解每句话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重点理解感叹句和设问句的用法。

2. 结合插图和课文内容,让学生发挥想象,仿写句子或小故事。例如,“你知道其他小动物能画出什么画吗?”或者“如果你是一只小动物,你会在雪地里做什么?”等。

3.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注意朗读的语调和停顿。

三、拓展延伸

1. 总结课文内容,让学生谈谈学习本课的感受和收获。

2. 推荐阅读《小雪花》等与雪和动物有关的文章或书籍,听读《冬眠》等科普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 布置作业:让学生画一幅“雪地里的小画家”的画或者写一篇关于雪和动物的小故事。

四、课堂小结及主题延伸

本课通过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故事,我们了解了动物的相貌特征和生活习性。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能善于发现和欣赏身边的美。通过主题延伸,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冬天的特点和动物的行为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