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情人分别难分难舍如何表达


唐宋词名篇鉴赏(六十六)

寒蝉凄切,夜幕降临,雨后的长亭显得格外宁静。在的都门之外,一场设帐的饯别宴正在进行。离别的情绪已经弥漫在空气中,无序的雨丝初歇,却无法平息内心的波澜。面对这样的场景,人们都显得有些无绪,留恋的情绪与兰舟的催发交织在一起。

执手相看,泪眼朦胧,竟然无语凝噎。想象着离别后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辽阔,心中的离愁更甚。自古以来,多情之人总为离别而感伤,特别是在这冷落的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只见杨柳岸边,晓风残月。

《雨霖铃》这首词,源自唐教坊旧曲,被明皇所制。首次出现在柳永的《乐章集》中。这首词描绘了与一位歌女的秋日惜别之情,词人以其特有的笔触,写下了这动人的一幕。

上片叙述了与恋人分别时的情景。起首三句便写出了别时的背景和氛围:寒蝉凄切,夜色渐浓,骤雨初停。这样的环境更加突出了离别的氛围。景物描写与情感交融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触动人心的艺术效果。接下来,“都门帐饮无绪”等句,具体描述了送别的场景和人们的心理状态。“执手相看泪眼”两句则是对离别时恋人的特写,将情感具象化,生动地展现了离别的情景。

下片则进一步抒发了离别的情感。“念去去千里烟波”等句,以虚拟的方式描述了离别后的情景,将前路茫茫、烟波浩渺的景象与离愁别绪相结合,使得情感更加深沉。而“多情自古伤离别”等句则将个人的情感上升到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使得这首词具有了更大的情感容量和艺术感染力。

在词的结构和技巧上,柳永巧妙地运用了赋体和平铺直叙的手法,同时善于白描和点染。在情景描绘和人物心理刻画上,他能够深入细致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他还善于选用那些积淀着普遍情感记忆的“原型意象”,如杨柳、晓风、残月等,以调动读者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共鸣。

总体来看,《雨霖铃》这首词以其深沉的情感、白描的手法和精妙的结构成为了柳永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不仅仅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作品更是古典文学中一首具有深远影响和广泛共鸣的艺术佳作。

作者杨景龙教授长期从事诗歌教学、研究工作并兼事诗歌创作多次发表论文出版专著其学术成就令人敬佩;此外他在《奔流》《河南诗人》等刊物和平台发表诗作数百首选编个人诗选对诗歌的热爱和创作亦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