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的气氛越来越淡了


今日,我们身处于一个充满传统韵味的佳节之中,此佳节为端午。对于其起源,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而在此,我并不打算深入探讨端午节的来历,而是想谈及一个同样引人深思的现象——节日氛围的逐渐淡化。

这一现象不仅在端午节中显现,还包括中秋、春节等众多传统节日。每当这时,总会令人回想起那句“节日气氛越来越淡”。我在中午时分浏览了一下社交媒体,然而热搜上却难以寻觅到浓厚的节日气息。

节日氛围的淡漠,已成了一个我们不得不正视的现实。这种现状背后,自然隐藏着各种原因。让我们一同来探讨这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吧。

我们不希望“缺钱”成为节日气氛淡化的借口。虽然大家都或多或少地经历着经济上的困扰,但生活水平的提高,似乎也在悄悄改变着我们对节日的期待。

回想过去的岁月,我身为一个80后,活在五六线的小镇上。那时,我极其盼望每一个节日的到来。中秋时,家中的椰蓉馅月饼和琳琅满目的水果总能让我心生欢喜。平时鲜少能吃到的葡萄和香蕉更是让我期待不已。而到了春节,除了丰盛的佳肴,新衣和压岁钱更是增添了节日的喜庆。

小时候的春节,大白兔奶糖、喔喔佳佳等糖果都是难得的美味。而如今,超市里各种口味的糖果让人眼花缭乱。不仅品种繁多,就连抗糖丸等健康糖果也受到了大家的喜爱。有时我甚至会想,现在过年买的糖,是否真的会一年都吃不完呢?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的多样性无疑提高了我们生活的便利性。这也使得节日的气氛逐渐淡化。大年初一,虽然商场的超市里人潮涌动,但街头巷尾的熙攘人群却逐渐减少。这既可以说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变化,也可以说是我们对节日的期待和参与感逐渐减少的结果。

一方面,商场营业时间的延长和物品的丰富性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购买所需,无需像过去那样为整个正月准备吃用;商场在春节期间的营业也丰富了我们的娱乐方式。但与此这也意味着我们与家人的相处时间减少了。这难道不是我们认为节日气氛变淡的原因之一吗?

生活中的便利让我们越来越懒于准备和参与节日的庆祝活动。我们在网络上欣赏着李子柒的田园生活,却不愿选择那样的生活方式。然而我的母亲却是个非常注重节日仪式感的人,无论什么节日都会精心准备。她认为在过节时吃多少菜都不为过、要看电视晚会等仪式都是必要的。但当我长大后参与这些活动时却发现这种便利生活使得我们的心灵愈发疏离了节日的真实感受和体验。

回忆小时候喜欢过节的原因除了美食和热闹外还有那份无忧无虑的玩闹心情和期待感。而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再只是等待和玩闹而是要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中去这或许也是造成节日氛围淡化的原因之一吧!无论是中秋节包粽子还是春节做家务等都成了我们的义务而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享受与参与的感觉中老年的人们似乎对于保持这些仪式感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执着了这或许就是节日气氛变淡的原因之一吧!

无论怎样还是祝愿大家端午安康希望每个人都能在佳节中感受到那份久违的温馨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