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生流离大概内容是什么
初次翻阅这本书的标题,我倍感惊讶,没想到这居然是鲁迅先生的作品。他的笔下,常以锐利之词直指人心,而今却在这部作品中流露出了一丝柔情。阅读完整本书后,我深深感受到这部作为鲁迅先生笔下唯一的爱情小说,确实有其独特之处。
《伤逝》这个故事并不复杂。子君出身于大户人家,有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而涓生则是一位贫穷但知识渊博的青年。当子君来到她叔叔家小住时,与涓生相遇了。涓生的思想进步、才气横溢,立刻吸引了子君的注意。她被他的言谈举止所吸引,觉得他的每一个想法都那么有趣、神秘。他们的相遇、相知、相识到相恋,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然,两颗年轻的心为彼此跳动,彼此相互吸引。
子君喜欢听涓生讲述那些新思想,似乎永远都听不够。而当子君不在身边时,涓生总会坐在桌边翻开书,却无法专注阅读,只是仔细地倾听是否有子君的脚步声。他们的爱情如此强烈,为了爱情,他们甚至可以不顾一切。子君勇敢地选择了私奔,与涓生挤在简陋的小屋里,面对外界的流言蜚语。子君开始了家庭主妇的生活,然而日子过得平淡无奇。随后,涓生失去了工作,生活更加艰难。他们的交流变得少了,曾经的美好被生活逐渐消磨。
渐渐地,涓生开始对子君产生了不满。他发现子君不再是他心目中的那个完美形象,他开始厌倦了她的种种习惯。他开始逃避回家,整日在图书馆消磨时间,甚至产生了不再爱子君的想法。最终,他决定告诉子君这个残酷的事实。当子君听到这个消息后,她并没有过多的反应,而是平静地接受了这一切。不久后,涓生得知子君已经去世,悔恨和自责笼罩了他。他也意识到,要用遗忘和说谎来面对这一切。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心痛的悲剧。
的确,《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的故事是一个悲剧。他们都是五四时代的青年,他们的思想带有那个时代的特色。他们的爱情悲剧也有时代的原因。黑暗社会的重压和礼教的束缚使得婚姻自由只能是一种幻想他们的爱情只能成为那个社会制度下的。我们在追求个人自由的同时必须建立在追求社会自由的基础之上。
虽然他们的故事令人痛心但我们也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主人公涓生和子君都应该为他们的命运承担一定的责任。当初涓生对子君的爱是如此强烈但在一起后他却无法承担两个人的生活他把生活的无奈和自己的无能转化为了对子君的厌烦他的逃避和胆怯最终导致了爱情的破裂。而子君也应该学会在婚姻中保持自我而不是完全依赖对方。
这部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鲁迅先生的《伤逝》在今天依然具有其时代意义和值得学习之处。让我们希望天下的有情人能够长长久久、相伴终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