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名言名句50字


文、图 | 郑新宇

古人曾言:在田垄中享受耕耘之乐,我深爱我的居所;于琴音书香中寄予傲骨,静待天时。我深深体会到这其中的哲理,并以其概括为四个字,即"晴耕雨读"。

我成长的乡村被亲切地称为"老屋"。正房是五间土瓦房,东、西两侧则建有侧房。东侧房被用作仓库,除了存放生活杂物和农具外,还有我父亲的藏书。这里便成了我的雨天阅读室。那时我渴望下雨,因为可以不用在田间劳作,我便可以在"阅读室"中沉浸于书海。

当我进入大学后,作为那批宝贵的大学生之一,能够离开乡村的小径,踏入学堂的大门,我倍感珍惜这份难得的学习机会。对于那些刚刚走出大山的大学生来说,"囊萤映雪"、"焚膏继晷"这样的成语,最能描绘出他们渴求知识、积学储宝的精神面貌。读书成为了他们生活中唯一的乐趣和责任,他们日以继夜地读书,手不释卷,真正做到了惜时如金。

读书不仅仅是阅读,更需要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若只是囫囵吞枣地读书,不加以思考,那么所读之书便如过眼云烟。孟子曾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强调了读书时保持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我读书时,除了通读、细读、泛读外,更注重疑读。对于错别字我特别敏感,由于长期校对的工作习惯,即使是快速浏览,我也能发现错别字的存在。

不仅如此,对于那些人们口口相传的成语和对联我也有自己的看法。例如那副常见的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与"学海无涯苦作舟",其中的"径"字我常存疑义。在我看来,"路"与"径"含义重复,应改为"书山有路勤为'心'"或"书山寻路心为导",更能体现出勤于思考的意境。我也对孟子名篇中的一些句子读法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对于句读"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我认为应该调整为"空乏其身行,乱其所为"。这样更符合孟子句式的规律,也更易于理解。

耕耘于方塘之中,欣赏着天光云影的变换,追寻那源源不断的活水源头,沉浸在如许清泉的沐浴之中。这是我人生中一件极大的快事。老屋的雨天阅读习惯已深深根植于我的生命之中。如今无论网络如何便捷发达,我仍钟情于传统的纸质书籍的翻阅和触感。我喜欢那淡淡的油墨香味和纸张触感,听着拈指翻书的沙沙声,在书页上勾画、折叠、做批注、划名句、背诵佳作。这或许就是人生的闲适境界。

书籍如故人般亲切。书是我一生的良师益友和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