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姓是贵族还是平民


清朝盛世,姐妹同入皇宫成为一时佳话。最早在皇太极的后宫,宸妃与庄妃两姐妹同为崇德五宫后妃。顺治朝也有孝惠章皇后与淑惠妃的姐妹二人同时入宫。到了康熙和乾隆朝,姐妹花更是屡见不鲜,直至光绪年间的瑾妃与珍妃,这种现象屡屡出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乾隆的后宫,其中一对姐妹花尤为引人注目。这对姐妹便是怡嫔与白贵人,她们还是一母的亲姐妹。

关于清朝皇帝选妃制度,民间曾有“满汉不通婚”的说法,但事实上这一说法从未成为定制。清朝皇帝选汉女入宫的现象相当普遍,特别是在康雍乾三朝尤为明显。尤其是康熙与乾隆祖孙二人,对汉女情有独钟。

乾隆六年五月,乾隆帝曾通过怡亲王弘晓传达指令给江苏布政使司安宁,内容涉及一位内廷主儿姓柏,祖籍苏州,询问其父母来京相见的安排。此后,经过一番查寻,柏氏家族的八口人被送入京师。

这位内廷柏姓主儿正是乾隆初年极受宠爱的怡嫔。她来自苏州民籍,父亲名为柏士彩,家中虽非显赫却也富足。按常规来说,像怡嫔这样的民籍汉女是没有资格参加选秀的。怡嫔的入宫,实际上是江南地区为讨好而进献的。

乾隆四年,怡嫔的赏赐已显示出她在宫中的地位。她在生日时已得到白贵人的名位,表明她至少在那个时候已经入宫并受到了皇帝的宠爱。而她的晋升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经历了皇太后的责罚与皇帝的坚持,最终在乾隆六年的后宫册封中为怡嫔。

乾隆七年,更是给了柏氏家族一个巨大的恩赐——入正黄旗。然而乾隆帝对汉妃家人的管理颇为严格。不久后,柏氏的嫡母范氏因回乡探亲途中发生的小插曲,就可见一斑。

更为引人注意的是,怡嫔的妹妹小柏氏也在乾隆十年被选入宫中。起初她未有封号,可能在某位主位宫中学习规矩或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宫女生活。直到乾隆十三年才为白常在。

随着舒妃和令妃等新晋宠妃的出现,怡嫔逐渐失去了乾隆的欢心。虽然她曾参与皇后的奉安典礼,但那只是表面文章。怡嫔未能在宫中晋升至妃位,也说明了这一点。最终怡嫔在37岁时去世,留下了未育一男半女的遗憾。

对于妹妹白贵人来说,虽然寿命长达73岁,但在宫中始终未得到乾隆的真正宠爱。她的一生仿佛是大清后宫无数无宠妃嫔的缩影。

怡嫔与白贵人这对姐妹花在清朝后宫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怡嫔虽曾得宠但命运多舛,而妹妹白贵人则更是经历了漫长的无宠岁月。这对姐妹的经历既令人感叹后宫的残酷与无常,也令人对那些默默无闻的妃嫔们深感同情。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高宗实录》、《宫廷秘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