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渡无人舟的隐喻意义


野渡无人舟的隐喻意义  

作者:微风细语

在我们的小圈子里,他被誉为“吴老师”,在一个仅由十几人组成的微信群中我们这样称呼他。有时,我们也会戏称他为“花生大亨”,这源于他在闽西小镇的当下生活。他欣然接受这些称呼,显得十分随和。进入微信时代,世界仿佛被数据编织的网所连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为便捷。他常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精心编辑的诗歌公众号,里面的诗作都是他亲手挑选和“”的,因此他对于阅读量及同行的评价特别关注。除了诗歌,他更常在朋友圈分享的,是自己的运动日常——长跑。由运动软件记录的轨迹图,展现了他规律的生活轨迹:从陌生的街道到郊野,这些彩色的线条勾勒出一个个圆圈。或许正是这两件日常琐事中的仪式感,让他决定将自己的第二本诗集命名为《环绕》。

长跑健将吴老师虽然常被朋友们调侃酒量惊人,但在一次闽南小城的聚会中,他却遭遇了“滑铁卢”。那是在初秋时节,我们一行人在泉州,与当地的诗友们开展联谊活动。活动有一个主题叫“诗的城市计划”,于是他被推举为福州的酒量代表。没想到几巡酒过之后,他已扶着洗手台,苦不堪言。

他为《围绕》写序的事情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我因久违写作,每每提笔都感到词穷,因此一拖再拖。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想起多年前写过的一篇题为《论诗的突破与回归》的诗论文章,这才有了些头绪。突破与环绕,虽都含有“围”字,但方向截然相反:前者指向外,更多是探索技巧上的突破;而后者指向内,是在解决了诗与词的基本关系后,对“诗学即心学”的深入理解。这种诗歌中的“心学”,就是诗人的情怀,它体现在面对评价时的态度,面对挑战时的作为,以及面对酒宴时的思考。

在“听命湖”的一辑中,友财兄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与故乡、亲人的交集,从中窥见家族的繁衍与变迁。如果说这里的叙述是温情脉脉的,那么在“浮生辞”的一辑中,他对社会个体的解读则充满了愤怒、不平、批判和呐喊。如果给他更多的空间,他对民生的关注必将揭示更多现实生活中的荒诞与痛苦,给习惯和顺从中的人们带来不安。

评价一个人,我们需要听其言、观其行。友财兄在面对假、恶、丑时的直言不讳,反映出现实中正义与良知的缺失。他因此而沮丧吗?不,我们利用假期,穿越城市与乡村,为孩子们带去书籍和诗歌。我们自嘲这是“最后的疯狂”,但也是为了让诗歌的声音在城市上空多传一公里、多飘一分钟。或许,这是我们现在唯一愿意做也能做好的事。

人生在世,各不相同。有的人擅长言辞,有的人擅长行动。那些既不能言又不能行的人,只要心怀正直与善良,也值得我们尊重。在“完美生活”的一辑中,友财兄展现了他对世间美好的珍视、对人间温暖的珍爱以及对天下和谐的憧憬。诗歌是情感的流露和情怀的书写,它应该带着善良与乐观走出文本的平面成为一种价值观在绝路时给予我们希望。

感谢友财兄的不弃之恩让我有机会为他的首本诗集《野花野花》写短评我曾称那部作品中的诗要从“野”字入手其中有对生活的激情、对未来的自信以及对过去的怀旧等情感但终究都只是他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值得欣喜的是他的诗歌逐渐从抒情走向观察从赞美走向思考从个体走向人群也从生命走向命运这正是他长跑的意义所在让他的运动成为诗歌写作的观照和隐喻让诗歌更多了一份情怀的光辉。

寥寥数语权作序言与友财兄共勉。(微风细语)

  野渡无人舟的隐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