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字开头好兆头成语


来源:气候新闻网

随着春天的步伐渐行渐远,今日(4月20日)我们正式踏入了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谷雨这个名称,蕴涵着“雨生百谷”之意,在暮春之际,气候温暖,雨水渐增,为五谷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春耕春播也进入了关键阶段。那么,谷雨时节真的是种植瓜果豆类的最佳时期吗?

谷雨节气与农作物生长息息相关,它连接了“谷”与“雨”,反映了谷雨的农业气候重要性。各地气温迅速升高,春季版图达到了一年中的鼎盛时期,雨水也明显增多,春耕春播的繁忙时节由此开始。这个时期,是否真的适宜种植瓜果蔬菜、豆类作物等庄稼呢?

谷雨时节,气候温暖、雨水丰沛,为各类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根据气候新闻网对1991年至2020年气象大数据的盘点,谷雨期间各地气温回升,全国平均气温达到13.8℃。与此在所有春季节气中,谷雨的降水量和降水增幅是最多的。从立春节气开始,全国各地的降水量逐渐增多,到谷雨节气时平均降水量达到春季最大值,其增幅也远超其他春季节气。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播种时间并不完全相同。以豆类作物为例,南方的部分地区在清明前后就开始播种,而黄河流域一带则是在谷雨前后。东北和内蒙古的一些地方可能需要等到立夏节气才进行播种。“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这一谚语可能不仅仅预示着瓜类、豆类作物的播种时间,更意味着春耕春播的繁忙时刻已经到来。

在古代,人们会利用谷雨这天的天气来预测夏季的雨少以及粮食的收成情况。比如,“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意味着如果谷雨当天有雨,哪怕是短暂的降雨也被视为好兆头,这时的雨水一刻千金;“谷雨无雨,交回田主”则预示着如果谷雨这天没有下雨,可能会影响到当年的收成。

在谷雨时节,田间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清明要明,谷雨要淋”、“谷雨有雨棉花肥”等谚语都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期盼与渴望。

随着春天的余韵逐渐消失,夏季的气息越来越浓。谷雨时节有着许多的传统习俗。例如品茗、赏花、食香椿等,都是人们用来感受春天余韵的方式。在南方,谷雨时节采制的茶叶被称为“谷雨茶”,此时的茶叶品质上乘;而在北方,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鲜嫩可口、营养丰富。

谷雨有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此时降雨增多、浮萍生长迅速;布谷鸟鸣叫催促人们不误农时;桑树上的戴胜鸟提醒养蚕人忙碌起来。此时的大部地区花草繁茂、牡丹吐蕊、生机盎然。然而春光将尽、风雨渐多、飞花落絮之景也愈发常见。人们常常通过品茶、赏花、食香椿等活动来感受春天的美好并迎接夏季的到来。

谷雨时节是春季的尾声、夏季的序曲。它不仅是一个农耕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充满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的时期。让我们在这个时节里感受春天的余韵并期待夏季的到来吧!(策划/文编 魏来 设计/张慧 数据支持/林楠 审核/杜冰冰 余晓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