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练是饭前好还是饭后好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梨园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的医师陈阳指出,虽然饭前与饭后的运动各有差异,但运动的关键是长期坚持。尤其是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适量的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餐前运动和餐后运动的问题,陈阳表示:“这个问题一直是大家热议的话题。”有人认为饭后运动可以帮助增加血糖浓度,提供更多的能量来源,延长和加强运动效果;也有人主张饭前空腹运动能够更好地燃烧脂肪。
在最近的一篇国外研究中,陈阳详细解释了该研究的情况。研究者将超重和肥胖的男性分为三组进行试验:一组是饭前运动,一组是饭后运动,还有一组则是维持原有的生活方式不变。所有组的饮食和运动均按统一标准进行,经过六周的研究后发现,在体重减轻方面,无论饭前还是饭后运动都有效。但当考虑到健康效果时,饭前运动被证实更为有益。
据研究发现,饭前运动的在运动时所燃烧的脂肪量是饭后运动的双倍。饭前运动能够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能力,这特别对糖尿病患者有积极的影响。饭前运动者的体内葡萄糖转运蛋白表达水平更高,这意味着血糖控制得更好。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结果呢?据研究解释,在空腹状态下进行运动时,体内的血糖水平相对较低,使得身体在需要能量时会更倾向于燃烧脂肪提供。这对于需要控制体重和改善糖代谢的肥胖人士来说是一种有效的减肥方法。
陈阳也提醒大家,对于那些进行高强度、长时间运动的晨练者来说,适度进食后再进行锻炼是更为明智的选择。特别是对于那些血糖调节能力较差的人群以及糖尿病患者来说,空腹锻炼是不推荐的。因为低血糖可能会引发乏力、四肢震颤、虚汗、心跳加快等风险,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休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对于已经存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陈阳强调应避免空腹锻炼。他指出,早晨起床后的一段时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时段。如果此时空腹进行锻炼,不仅会增加心血管的负担,还会导致体内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陈阳总结道: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逐步增加活动量和剧烈程度是关键所在;长期坚持才是最重要的。断断续续的运动方式是不可取的,只有长期的坚持才能产生显著的复利效应。在保障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享受到了运动的乐趣与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