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孩子有进步的评语简短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常能感受到孩子们带给我们的无尽喜悦,那些瞬间让我们忍不住想要赞美他们。对于赞美孩子这一行为,其实也蕴深远的学问。

研究显示,经常说“你真棒”、“你真聪明”这样的赞美,并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那么,我们该如何恰当地表达对孩子的肯定与鼓励呢?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这一代人深知“正面激励”在教育孩子中的重要性。但一味的“孩子真棒!”“孩子太厉害了!”这样的赞美,是否真的恰当呢?如果某天没有人再来赞美孩子,他们的内心会不会产生落差?赞美孩子是可以的,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表达。

那么,什么样的赞美方式才是最适宜孩子的呢?让我们一同探索这些基础的表达技巧。

观察后,你是否已经领悟到了其中的要点?赞美的关键在于“夸具体不夸全部”。家长们习惯性地用“孩子真棒”这样的话来赞美孩子的每一个小进步,这在家长眼中是自然的反应。从孩子学会笑、学会翻身、到开始说话,每一个成长的瞬间都让家长感到惊喜并脱口而出赞美之词。

这种随口的夸奖可能家长并未意识到会带来何种消极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开始害怕失败,无法经受哪怕一点点挫折时,才意识到问题所在。过于笼统的赞美会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具体哪里做得好。

与其泛泛地表扬孩子“你真棒”,不如针对他们的具体行为进行表扬。比如,当孩子帮你端饭时,告诉他们“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这样的具体表扬不仅能让孩子更容易理解,而且他们也知道今后应该如何做,如何去努力。

我们应该赞美孩子的努力和做事的过程而非仅仅夸赞他们的聪明。常说“你真聪明!”这样的评语也是家长们常用的。如果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用“聪明”来定义,可能会让孩子认为好成绩与聪明划等号。这样不仅会让他们变得自负而非自信,还可能让他们在面对挑战时选择回避。

有研究表明,当给孩子任务选择时,那些被夸聪明的孩子更可能选择容易完成的任务;而那些被夸努力的孩子则更倾向于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表明,夸赞孩子的努力比夸赞他们的聪明更有益于培养他们的挑战精神和持续努力的动力。

我们还需要注意在赞美孩子时避免“夸人格”。比如经常说“好孩子”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这样的评语过于虚无和笼统。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的大帽子,反而会成为他们的压力。在赞美孩子时,我们应更注重事实和具体行为。

赞美孩子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细心和耐心去学习和实践。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式方法,我们的赞美才能真正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