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企鹅》好词好句摘抄
于梅君:为企鹅编织的温暖
主笔:于梅君 视频制作:团队
近期,一位英国留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导师辞职故事引起了广泛关注。导师因“南极织毛衣”的特殊原因离开了工作岗位,这个看似与众不同的理由引发了公众的好奇:为何人类要给企鹅穿毛衣呢?
背后的无奈:企鹅的温暖守护
企鹅穿毛衣的背后,源于上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墨尔本附近菲利普岛的一次石油泄漏事件。这里是小蓝企鹅的家园,小蓝企鹅作为世界上最小的企鹅种类之一,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威胁。
小蓝企鹅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海里游泳、觅食。当泄漏的石油覆盖到它们的皮毛上时,就如同身体被口香糖粘住一样。油污不仅使它们的羽毛粘在一起,失去原有的防水和保温效果,还降低企鹅在水里的浮力,甚至可能导致啄羽毛的企鹅中毒。救援人员表示,一块如拇指大小的石油就能致命地杀死一只企鹅。
面对这样的困境,当地救援人员想出了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为企鹅穿上纯羊毛材质的毛衣。这既能在保暖的同时防止企鹅误食有害物质,又能吸附一部分石油。从19开始,岛上的企鹅开始了“穿毛衣”的试验。
这一创新举措引发了全球的关注,企鹅会发起了“为大自然而编织”的公益活动,向全球求助。活动公布了具体的毛衣规格要求,如领口、袖口和腰身的尺寸。而这个项目的持续进行,已经有全球的热心人为小企鹅编织了超过二十万件毛衣。
转变与争议:从真企鹅到玩偶
虽然给企鹅穿毛衣的初衷是好的,但这一行动也引发了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对鸟类的救助方案,但也有人指出,毛衣可能会阻碍企鹅的活动,或者因为不合适的尺寸造成其他问题。
面对这样的争议,企鹅会解释说,这些毛衣只是在救援过程中一次性使用。当企鹅的羽毛清洗干净、恢复正常后,它们会被重新放归野外。为了更好地进行宣传和筹款,他们开始将那些不合要求的毛衣套在企鹅玩偶上,在岛上的礼品店出售。
今年,“为自然编织”的新活动开启,主角变成了企鹅玩偶。售卖所得的资金将直接用于企鹅和野生动物的康复以及研究。
石油泄漏的生态灾难
小蓝企鹅的织毛衣项目,也让我们更加关注石油泄漏对生态的影响。石油,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对人类的贡献巨大。随之而来的石油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石油泄漏到海洋中,会迅速扩散并形成大面积的油膜。油膜不仅会阻碍海洋生物的活动,还会影响它们的呼吸和捕食能力。油膜还会影响海水的蒸发和阳光进入海水的通道,进而海洋生态平衡。
据研究显示,绝大多数海洋浮油源于人类活动。这些浮油不仅来自大规模的泄漏,还包括小规模泄漏、船只、管道、海底渗漏等多种途径。
更让人担忧的是,即使极少量的石油也会对海洋生物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它会降低海鸟、海豹等动物毛发的绝缘性,导致它们患上低体温症;同时还会使它们的羽毛或鳍状肢被黏连在一起,无法正常活动或游动。
一点知识扩展
想要参与保护海洋生态行动的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报料和参与我们的“齐鲁壹点”APP或微信小程序进行线上报料。让我们一起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