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
1. 能效比解析
能效比(制热/制冷系数)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其计算公式为:ε= Q / W。这表示的是得热(冷)量与输入功率之间的比率。
2. 空气源热泵的实际制热量计算
Q = q × K1 × K2
这里,Q代表在实际工况下的制热量,单位为千瓦(kW)。q代表产品标准工况下的制热量,K1是当地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修正系数,而K2是机组融霜修正系数。
3. 基本耗热量的计算
基本耗热量的公式为:Q = K × F × ΔT。
其中,Q是围护基本耗热量,单位为瓦(W)。K是围护传热系数,F是围护传热面积,ΔT是室内外计算温差。此公式用于简化计算门、窗、墙、地面、屋顶的基本耗热量。
4. 冷风渗透耗热量的计算方法
冷风渗透耗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 = 0.28 × CP × ρ × V × ΔT。
这里,Q代表冷风渗透耗热量,CP是空气定压比热,ρ是空气的密度,V是冷空气体积,ΔT同样是室内外计算温差。这个公式用于计算加热冷空气所需的耗热量。
5. 流量计算的公式及方法
流量计算公式为:GL = 0.86 × ∑Q / (tg - th)。
GL代表流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Q代表热负荷。tg和th分别代表供回水温度。计算得到的流量需乘以安全系数以确定水泵的流量。
6. 管段阻力计算及方法
管段阻力可以通过近似的方法求得,先计算出沿程阻力,然后乘以一个给定的系数。
沿程阻力R的公式为:R = H × L × (1 + α)。
H代表比摩阻,α是局部阻力与沿程损失的比例百分数,通常取值在0.3~0.5之间。采暖系统的总阻力(包括管道和设备末端)需乘以安全系数以确定水泵扬程。
根据上述步骤计算得到的水泵流量和扬程,便可选择合适的水泵。
7. 管道水力计算的过程
进行管道水力计算时,我们可以借助电脑软件,选择管径并计算阻力。具体步骤如下:
1)输入热负荷和供回水温度,得到流量,进而选择管径;
2)输入管长,得到各个直管段的沿程阻力;
3)选择阀门与管件的形式和数量,得到局部阻力;
4)将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相加,得到管道的总阻力。此方法适用于计算户内散热器、户内地暖末端阻力以及采暖干管的阻力;
5)同样适用于制冷水管的计算,也可用于选取风管管径并计算风管阻力。
8. 管径的计算流程
1)确定建筑物的热负荷:
按照《暖规》逐间逐项计算热负荷;或缺乏基础数据时,用热指标进行估算。
2)流量计算与管径选择:
使用专业软件进行流量计算并选择合适的管径。
3)实例:计算某2000平米老办公楼的主管管径。
首先估取70 W/m²的指标;
然后计算总热负荷(70 W/m² × 2000 m² = 140,000W);
接着点击“流量计算”按钮得到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