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宵的手抄报


特色小戏《春风吹拂绿茶园》在第十届(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呈现了卓越风采,获得了广泛的赞誉;非遗文化节目《花棍舞》的精彩表演被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收录,成为文化瑰宝的代表。《花棍舞鹿城:点燃“非遗”校园传承之火》项目荣获“大地欢歌”陕西省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奖。

近年来,商南县紧扣陕西省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县的建设目标,不断深化创新,坚持多元发展原则,大力推进文化惠程。在此过程中,我们创作了多部艺术精品剧目,普及了全民艺术教育,从而有效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软实力”。

文化惠民活动持续火热

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我们都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1月1日,“庆元旦·迎新年”文艺惠民演出在社区广场如期举行,商南县剧团及县文化馆的演职人员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表演,及时向居民传递了文化的温暖。

伴随着悦耳的音乐,演出在经典曲目《红梅之歌》中拉开序幕。舞蹈《花棍舞动的商南》、歌伴舞《商南之韵》等节目轮番上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观众中,市民徐胜利激动地表示:“这热闹的场面,让人感觉就像过年一样!”我们根据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特点,将文化惠民活动向镇村、社区倾斜。据统计,2024年全年共举办了135场各类演出,累计服务观众达4.2万余人。

为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商南县积极培育特色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我们开展了“迎新春·闹元宵”等多场文艺展演、志愿者服务活动。我们还探索“线上直播”模式,让传统艺术走向“线上”,丰富群众的文化参与形式。

文艺创作硕果累累

在第十届(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商南县剧团的新编黄梅小戏《春风绿意满茶园》在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进行了精彩展演。该剧以村支书带领村民发展茶产业为背景,塑造了基层的朴实形象,讴歌了群众致富的道路。

全民艺术氛围愈发浓厚

在商南县文化艺术中心小剧院里,人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一场汇聚全县文艺精英的盛大展演在这里举行,展现了商南的才艺和美好愿景。

李祚林是商南县的一名,他表示自己在参加这次活动时并未想到能获奖。他感谢县文化部门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而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们还将传统节日与地方文化特色相结合,通过全民参与的形式推出各类群众文化活动。

我们深知是文艺的创作主体和表现主体。我们积极为广大文艺爱好者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在县文化艺术中心、西街文化广场等地设立的“周末小剧场”以及滨河公园、文化广场等地的“鹿城小舞台”,都成为了群众展示才艺的热门场所。

“在文艺创作中,我们坚持多元传承、立体开放的工作思路。”商南县文化馆馆长方圆表示,“通过建设文化阵地、保护非遗传承、开展文艺志愿服务等方式,我们积极鼓励和帮助群众主动参与文艺活动、进行文艺创作。”(李行 图为商南县剧团及县文化馆提供)